這個時候邊境開始了一次暴亂。

甚至隱隱威脅到了蕭永安的皇權。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蕭永安找到了當時剛剛組建完成的執武堂。

最終在經過了幾天的商議之後,在帝都城武安君的府邸之內,執武堂傾巢而出。

將武安君一門,滿門抄斬。

只有一個年幼的孩子,也就是如今的白夔靠著當初的免死金牌得以倖存。

武安君一案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而蕭永安也不愧雄才大略之名。

他在處死了武安君之後,開始著手提拔軍營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將領,讓他們跟當初武安君的舊部,來爭搶權利。

頓時,整個邊境的軍營亂作一團。

也讓本來想要為武安君報仇的舊部將領,失去了造反的能力。

最終經歷了一年的混亂之後,蕭永安從中提拔了一位將領,接手了武安君的職位。

也就是如今的武成侯。

徹底平息了當初武安君一案,帶來的後遺症。

看完了這卷宗之後,蕭晨深深的嘆息一聲。

沒有想到,這案件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困難許多。

按照這卷宗上面的記載,當初的蕭永安如果不殺武安君。

很有可能這武安君真的會居功自傲,繼續發動戰爭。

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大夏會在連年的征戰之下,徹底崩盤。

蕭永安在接手了朝政之後,開始休養生息,大力發展農業跟經濟。

才有了後來的學堂,執武堂的建立。

包括,王家商會這樣的商業巨頭得以落戶生根。

從這二十年來大夏的變化來看,蕭永安的做法明顯才是對的。

而這個案件最複雜的一點就是,武安君是否真的有謀反的心?

如果按照卷宗上面來看,武安君坐擁整個大夏所有的兵馬,而剛剛稱帝的蕭永安根本沒有多少的實權。

從武安君歸京對蕭永安的態度來看,他對這位新君也沒有多少的尊重。

所以他確實有造反的能力,如果不是蕭永安先下手為強,那麼後果也不堪設想。

蕭晨放下了手中的卷宗,捂住的捂住了自己的額頭。

看起來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太多太多了。

只是這卷宗上面,記載的是真實的嗎?

畢竟史書都是由勝利者來撰寫的。

也不排除,這上面有虛構的成分。

隨後蕭晨抬起頭來,看向了面前的李頃,詢問了一聲。

“當初的武安君,真的在策劃謀反嗎?”

聽到這話,李頃楞了一下,看著蕭晨那銳利的瞳孔,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張了張嘴,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

最後重重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