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現在還是月初,很多雜誌都是月刊。

很多人都擺著手指算日了。要知道一些搶手的雜誌,除非你是老闆的熟客不然來晚一點真的是會賣完的。

這個時候也是雜誌競爭最為激烈的時候。

要知道這個時代賣雜誌的人,大多都是家裡經濟條件不錯,或者自己工作有閒錢的。

要知道這個時期可,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行業規則,甚至現代很流行的錯峰銷售也沒有實施。

比如《大眾電影》週一發售,《文藝》週三再發售。其實這樣才是最合理的雜誌銷售策略。

但是因為百分之九十的雜誌社,基本都是國營單位。所以雜誌的銷量不是太重要。

至少對於底層員工是這樣的。賣一百萬本雜誌社員工也不會有獎金,同樣賣一萬本也不會扣工資。

不過搞雜誌的人大多都是文化人,對於名聲還是很看重的。雖然明面上沒有人把銷量掛在嘴邊,但是一個個心裡都很看重。

雜誌銷量一出來。

這些編輯跑的比誰都急。

…………

李浩宇簡單總結一下。

這個時代雜誌銷售就主打一個“莽”字。

全靠作品的質量說話。

李浩宇在得知這一切的時候,反而覺得更加刺激了。他對嫌疑人的質量有信心。

好在《文藝》雜誌,雖然不能說是最頂級的雜誌,但好歹也算是一線雜誌裡的一員了,甚至還有一些固定的粉絲群體。

米依玲就是其中的一員。

她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子,父母都是教師。可以說米依玲到大都是家裡的小公主,零花錢也是家裡幾個孩子中最多的。

除了父母給的零用之外,幾個哥哥在工作之後也會給她點零錢。所以米依玲可能是當之無愧的小富婆了。

不過她也沒什麼其他愛好,就是喜歡看。

《文藝》期刊就是她每次必買的雜誌之一。

因為這上面時不時總會冒出一些新人。這讓她有一種探索未知的快樂,在米依玲看來這東西就不應該有什麼新人名家的說法。

只要足夠精彩就行了。

賣報亭的老大爺,看見米依玲來了。

他瞬間也眼前一亮。

畢竟有誰能拒絕行走的人民幣了?

老大爺笑呵呵的說道。

“這一次新來的雜誌可不少,所有的雜誌我都幫你留了一份。你先看看你想要哪一本,你不要的我再賣給別人。”

米依玲笑呵呵的說道:“那就先來本《文藝》,我可是它的忠實讀者。”

老大爺呵呵笑了笑,“這次《文藝》可是賣的格外的好,因為大家都聽說有一個作者涉嫌搞關係擠掉了不少作者。

“所以大家都想看看這個新人作者到底寫的怎麼樣?”

她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就能吃到這麼一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