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官方的媒體,明顯寫評論的記者還是很有水平的。一句話簡單明瞭,簡明扼要概括重點直擊電影本身。

其實這也是李浩宇的得意之處,透過人物形象、場景還原、細節把控等,將觀眾帶進了電影劇情中。

從而一秒入戲,成功將電影劇情推向**。

在各種有利條件的加成之下。

上映第三週,票房達到十八億八千萬,繼續排在春節票房排行榜榜首位置的位置,幾乎沒有說得上的對手。

這時候李浩宇也開始陸續放出電影背後的拍攝花絮,每個演員的採訪,與之對應的是《掃黑風暴》一日高過一日的票房!

這個時候就連李浩宇也親自上陣跑宣傳了。

他甚至登上了老對手湘南電視臺的王牌綜藝,畢竟沒有永遠的敵人。嚴格來說李浩宇現在已經不是江州電視臺的人。

更別提作為一個基本鎖定春節檔票房冠軍的商業導演,可以說就連湘南電視臺也得低頭捧場了。現在兩者現在基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由於《掃黑風暴》基本一家獨大。

春節檔同期電影基本放棄了和《掃黑風暴》爭奪第一的想法,反而對春節檔第二開啟了激烈的爭奪。

畢竟《掃黑風暴》再強,也不會搶奪完全部的票房。在春節檔這個特殊時期,很多人都是至少看兩部電影的。

但第四周的《掃黑風暴》繼續狂收一億票房,《掃黑風暴》的全國票房正式來到二十五億一千二百三十五萬元的高位。

這已經來到了歷年票房前十當中的第七了。毫不誇張地說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這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很多影評人和鍵盤俠都開始鼓吹起來了。這就是國內的經濟發展起來了,老百姓口袋裡都有錢的證明。

這也是從電影市場到院線的全面升級,也象徵著國內電影商業化的完善。《掃黑風暴》只是其中的代表電影。

甚至可以說是開啟國內商業化電影的先行者。

不過在李浩宇看來,即便沒有《掃黑風暴》也會有《xx風暴》,或者其他優秀的電影出現的。

不過這也不能否定《掃黑風暴》存在的意義。

誰說觀眾只會對大導演加大投資加明星大腕的模式感冒,只要足夠用心,演員表演出色,把心思都用在電影身上領導一樣會買賬的。

然而再輝煌的電影也很難違背客觀規律。

上映六週之後,《掃黑風暴》日票房不足五百萬,終止被影院下線。《掃黑風暴》最後的票房也鎖定在:三十一億4千6百七十萬。

在國內歷史票房榜單也只是再上一位,擠進了歷史前六。沒有像觀眾想的那樣瘋狂,創造出不可思議的成績。

但對於電影的製片方和發行方來說,沒有一個不是笑得合不攏嘴。

就連一向穩重的韓三爺,也忍不住激贊起李浩宇。

他誇讚起未來的國產電影,就是需要李浩宇這樣的新鮮血液才行:只有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才能讓電影市場不再一潭死水下去。

他就是那一隻狂飆的沙丁魚。

至於另一個最開心的人莫過於江州電視臺臺長歐陽泰了。其實歐陽泰當初投資李浩宇,不乏賭博的成分。

一來:他覺得李浩宇潛力無限。

就算這次《掃黑風暴》虧本了。只要李浩宇老老實實地迴歸電視劇和綜藝領域,就不愁虧掉的錢賺不回了。

二來,歐陽泰覺得大機率不會虧本的。

因為除了影帝張澤之外,其他所有演員的片酬也沒有多少。《掃黑風暴》其實也沒有多少大場面。

這成本在電影行業裡相當地低了,再加上他賣了面子找到了中影來發行。只要口碑沒有血本,大機率還是能小賺的。

只是他沒想到李浩宇居然這麼勐,這下他反而有點後悔了。當初投資李浩宇的時候還是太保守了一點,其實他還是有一點棺材本的。

實在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