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宋桉印象中論壇中有人發起過一個帖子,問你對追星女孩有什麼看法。

她掃到的時候暗道了一聲無聊,又沒忍住點進去看。

做好了帶有刻板印象偏見的準備,意外發現帖子中的評論形成兩極分化。

有人依然帶著偏見,覺得這群聚集起來又哭又笑追一個遙遠明星的追星群體,是一種無法理解的行為。

也無法理解為什麼願意花錢花精力,為了一個絲毫不瞭解的陌生人做資料。

而身在其中的粉絲,明知道可能對於自己而言並不能獲得什麼實質性回報,依然樂此不疲。確實挺累的,但是有種執念想讓他被更多人看到。

兩派人像是恆久不變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個問題,各抒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後來接觸的事物多了,明白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宋桉之前對於何希子酒駕這件事被他粉絲瘋狂捂嘴,無理謾罵,不願意接受一點點質疑。這種三觀麻木的群體性行為,連宋桉都感到無語。

一開始還想勸勸那個有點分不清是非藐視交通規則的粉絲,在對方胡攪蠻纏了一陣,氣了她好幾天。

跟常喻抱怨了好久,現在有的小孩追星追得過於不理智,價值觀都開始畸形。

被常喻欲言又止看了一眼,才想起來自己當初價值引導也出現了一點偏差,在下意識幫何希子開脫。

還有今天做資料貼質疑主辦投票不公時,被另一波粉絲質疑。不同的聲音像是一點就炸的炮仗,吵吵嚷嚷非要讓對方認同自己。

那時候宋桉心裡亂糟糟的,氣得火冒三丈。

現在看著微博官方粉絲群裡好幾千人都活躍起來,在努力幫她擴散微博求助,又感到一陣感動。

群裡激情昂揚,不停有人來安慰她:“一定會沒事的。”

還有人在徵求後援會的同意下,把宋桉發出的求助訊息搬到了超話。原本一派和諧的超話環境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像是接力棒一樣,求助微博從一個圈接機轉到了另一個圈,轉發量很快破了五千。

恍惚間像是有了希望,宋桉站在路旁,隨手扒拉了幾下被風吹得亂飛的頭髮。

“你們怎麼樣啊?”她一個人對著漆黑的夜空,在繁華城市的街口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在仔細盯著評論和私信,有沒有救援隊出現詢問。

專心致志站在原地等了好久都沒有訊息來,轉發量也逐漸又降了下去。

粉絲力量畢竟有限,又是大半夜的,只引起了小範圍的熱度。

司機在這時候顯示到了,原本正舉著手機看微博資訊,手忙腳亂接了電話。司機不認識路,宋桉磨著最後的耐心跟他筆畫了很久,他才終於繞了一圈找過來。

“我說姑娘,你下次要定位準一點的地方。”計程車司機操著一口不知道哪裡的方言,車還沒停穩就搖下車窗開始“惡人先告狀”。

……明明是你自己不跟著導航走。

宋桉按下煩躁的情緒,這時候不想多費精力和口舌和司機吵架。

她往前走一步正要開車門,身後衝過來個抱著孩子的女人,焦急扒拉著車門問:“師傅,能不能帶我們去兒科醫院?”

“我這是網約車。”司機猶豫了一下。

孩子還在哇哇大哭,孩子媽媽看起來確實焦頭爛額,正趴著車門不放,像是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不停地向司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