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特琳覺得自己完全理解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卡特琳,你再複述一遍今天的流程。”
拉妮坐在卡特琳的面前,用自己那雙常年半開著,看起來懶洋洋的眼睛看著卡特琳,重複確認著卡特琳是否還記得今天要做的事情。
而卡特琳也面無表情的第三次給拉妮複述了一遍今天的計劃。
“首先邀請李驍單獨出勤,單獨出勤這一點要最後在補充說明的地方說出來——這點已經做到了,然後帶著他來到附近的市區,之後和他聊一聊喜好的話題,再帶著他吃飯,逛街,看電影,最後再帶著他一起回來。”
卡特琳先是面無表情的複述了一遍流程,隨後她也針對其中不少她完全不理解的地方發出了詢問。
“拉妮,有關喜好的話題有具體一點的範圍嗎?還有逛街……逛街到底要做些什麼?電影選什麼題材好?最後你說的帶著他一起回來的這個位置加了個引號又是什麼意思啊?”
如果只是不能理解原理,那麼對於卡特琳來說倒是無所謂了。
畢竟她也不是想當心理醫生,管它什麼原理,好用不就行了。
但是對於這其中的部分內容,她現在不是不理解原理,而是甚至都沒能理解步驟——這樣的話問題就不一樣了。
她就是怎麼想都想不明白這裡邊的環節,所以她才會一大早的把拉妮給叫起來,好能再整理一下今天的行動計劃。
而拉妮聽到卡特琳這麼問,她也就緩緩開口了。
“喜好的話題與其說是範圍不如說就是要更隨心所欲一點,互相溝通喜好是人和人建立橋樑的過程——‘啊,自己和這個人聊得來’,‘啊,自己和那個人絕對聊不來’,大概就是建立這兩個想法的其中之一的一步,所以隨便聊點你喜歡的東西或是他喜歡的東西都可以,總之就是要先搭建好彼此之間的橋樑。”
“逛街這件事雖然本質上還有很多種展開模式,但實際上就是給建立橋樑的一步來豐富內容。畢竟乾巴巴的聊一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肯定沒有聊一些隨手就能拿起來的,隨便就能看到的東西更豐富,也更有實感吧——這一步的主要目的就是這個,而逛街也只是一個代稱,就看你隨機應變了。”
“電影的題材也同樣如此,如果說之前都只是建立橋樑,互相理解的過程的話,那麼電影這種針對一種劇情,或者說是一件事產生論點所進行的爭議,就能徹底看出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也是一種補丁吧,要是前邊的步驟都不順利的話,那麼就能用針對一部電影的論點快速的把雙方的交點暫時確立出來。”
“或是彼此對立,或是站在同一個觀點上發表意見,這都可以。”
“哪怕是好像寄生蟲一樣的跟風贊同也是一種獨特的交接模式,總比沒有交點要好多了。”
“至於最後……”
說到這裡,剛剛還長篇大論的拉妮突然就笑了。
“這裡就要等你們到了那個時候再自行領悟了——希望你今天能有所收穫吧,卡特琳。”
聽到拉妮這麼說,卡特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雖然她理解的還不是很完全。
但總之就帶著李驍出去,然後來到一個城市,之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帶他去和公司有關係的俱樂部去開跑車,然後在俱樂部吃飯,逛街既然是一個代稱,目的是為了增加一下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的話,那麼這段時間似乎就可以教李驍開車,然後累了就去看個爭議性很強的電影,最後再提一輛跑車帶著李驍回來。
完美!
卡特琳感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拉妮的意思了!
之前雖然她一直也不能理解拉妮說的這些到底為什麼能讓李驍感到開心,但是現在她稍微代入一下也就明白了。
至少她光是想到這個流程就已經開始期待了。
李驍大概也是這樣吧。
不愧是拉妮!
心理學大師,名不虛傳!
卡特琳已經在心裡誇起拉妮來了,但是她的臉上卻還是那副面無表情的樣子,直接對著拉妮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