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調查(第1/3頁)
章節報錯
宋筠搓手手,對宋箴提出的明察暗訪、找出真兇的實踐活動頗感興趣,主動提出加入推理小分隊。
宋箴本來是拒絕的,他覺得宋筠沒什麼用處,但轉念一想,人多力量大,宋筠有時候會有些靈光一現的時候,於是就答應了。
當然,這事兒真要查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
如果是網路時代,查詢謠言的源頭,還可以透過網路去確認發帖時間和流言最密集的地區,然後進一步調查。
可在口口相傳的時代,宋筠兄妹三人手裡又沒什麼錦衣衛血滴子,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動機入手了。
更何況,他們還不能大張旗鼓地去調查,甚至只能在接待親友以外的時間去打聽。
在此期間,趙雁林帶著老婆孩子來拜訪了一趟。
宋茹生的小表弟已經會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字了,什麼“爹”、“娘”、“餓、”“噓…噓”之類的,虎頭虎腦,咿咿呀呀。
宋筠都顧不上問趙桐有沒有聽說過宋箴英雄救美的小故事,先耗費了多半天時間去逗娃。
一直到娃被逗得淡色的小眉毛緊緊皺起,眼看著要哭了,宋筠才果斷把表弟還給她親孃,然後和趙桐一人一杯果茶,對坐著聊天。
趙桐的性格呢,其實沒有小時候那麼嬌氣了,但多少還有點彆扭。
再加上宋茹嫁進去這麼久,不是懷孕就是坐月子帶娃,她大伯孃林氏又病了幾個月,所以趙桐沒有女性長輩帶著出門social,社交圈還是窄得很,還沒認識什麼親密到能對著她說宋家閒話的小姐妹。
宋筠提起的時候,她反而驚訝得很,不住地催促宋筠細細講。
這就……
好在,趙桐的哥哥趙樺還是靠譜的。
他在書院讀書,認識的同齡人不少,和宋箴的社交圈重合度也不低,自聽說了這則流言,就一邊告知父母,一邊默不作聲地旁觀同窗們的交流。
然後趙樺又旁敲側擊地和他們打聽,問出了他們的資訊來源,其中有五個人,是被提及頻率最高的。
宋箴拿到了名單,其中有兩個是那日在飯桌上聽他說過故事的,一個蘇某,一個陳某。剩下的三個則是雖然在同一個書院,但並不熟悉的校友。
怎麼看怎麼像是前頭那倆的嫌疑最大,畢竟他們有第一手資訊,後頭那三個,雖說同樣不懷好意,但沒人透露,他們也沒處得知此事。
可,為什麼呢?
宋筠因為性別限制,不可能像哥哥們那樣出去讀書,但也因為性別,她天然地和親孃的交流更頻繁一些。
沈氏雖說一向預設兒子的教養得讓當爹的去把控,但也不是撒手不管,像宋策宋箴兩人玩得好的朋友,沈氏也會有意和對方的母親拉近關係。
這樣的想法,多數母親都會有,雙方都有意,這些全職夫人們雖然沒有創立個家長委員會之類的組織,也來往密切。
巧了,宋箴這倆有嫌疑的同窗,他們的母親和沈氏也是相約著喝過茶的,宋筠有時候跟著去,有時候雖然沒去但也聽沈氏唸叨過,就有印象了。
明面上來看,其實沒什麼矛盾,最起碼在宋家去京城之前,沈氏還能和這倆孩子的孃親笑著聊聊八卦,不說是什麼閨中密友,但也沒明顯的矛盾。
這兩家的家境嘛,也不差。
一個算是半個熟人家裡的親戚。就是宋家頭一次來府城時,去唐家參加中秋宴時,宋筠認識的那位葉瑾小姐姐。
葉瑾爹是王府諸曹參軍,就目前的關係來看,和宋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宋箴的這位蘇姓同窗,則是葉瑾舅家的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