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衣錦還鄉
章節報錯
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到家休息了幾日,其實也不能算是休息,因為親近的人家體諒他們旅途辛苦,也知道晚來送賀禮不會被多想,但旁人可不成,都急急地想燒個熱灶。
尤其是商戶,嗅覺最是靈敏了。哪怕能在府城安穩做生意、生意規模又大到需要找個官員做靠山的,多數都早就選好了投獻的物件,但誰也不嫌靠山少呀。
於是,幾乎是宋家剛落地進家,讓人眼花繚亂的賀禮就流水一般地送上了門。
如果非要說的話,這個時候士人和商人的關係,大概類似於鱷魚和牙籤鳥、寄居蟹和海葵,固然有主次輕重之分,但某種意義上也是共生狀態了。
一個提供庇佑,一個提供生活資源,幾代下來,交織成很難撼動的穩固利益關係。
宋家這邊有人登門,想必王家和趙家也差不多了。
其實比起送些珍玩器具、珠寶布匹,不打眼的乾股才是更代表誠意的禮物。
但,大概是宋念被分配的地方不太好,天高皇帝遠的,人家也不指望宋念怎麼撐腰,有個面子情就成。
所以,送上門的多數是花架子式的禮物,連直接送錢的都很少。
打聽了一番,趙家那邊情況也差不多,像是人家在明晃晃地說“抬抬腳,甭擋路就成,我們不指望您的庇護。”
相對而言,王琦的情形就好上不少了,乾股都意思意思收了幾家的,這還是李氏這個大嫂嚴格把關之下,如果陳氏做主,怕是要來者不拒了。
沈氏這邊就好解決的多,像糧商鹽商這種,客客氣氣地道了謝,挑幾樣作為賀禮留下,剩下的讓人家原樣帶回去就成,還得附贈過幾日辦宴席的請帖。
畢竟,人家是隨大流走個過場,宋家卻不能碰這種敏感的行業,更不用想著怎麼深交,一來一往互不相欠就成。
珠寶商布商等,卻都能痛快收下,不收,或者只收一部分人家的,反而讓對方心中不安。同樣,請帖也依次送了出去。
其中最熱情的是和吃食相關的商戶,畢竟宋家也算是半個同行了嘛。
雖說宋家的鋪子都是記在沈氏和宋老太太名下,但誰都知道,能開得這麼穩,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宋念。
像這些商家,和宋家的生意或許有些競爭關係,但更多的還是合作關係、準合作關係。
那他們熱情一些,宋家表明了更進一步的合作意圖,誰也沒法講究什麼。
所以,看著是剛回來的一家人在收拾宅子、放鬆心情、盤算後續事宜,其實訪客一點都不見少,還都是不熟悉的,接待起來累人得很。
而外頭那些晚一步上門的人呢,多少也帶著些打量宋家行事的意思,看是一朝發達得意忘形,還是身份不同卻更加謹慎。
透過宋家對待商戶的態度,同一階層的人才能判斷出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新起之秀。
只能說,考驗並不僅僅是明晃晃的試卷與任命,更多還隱藏在這每一步的觀望中。
最多是宋家如今血厚了,旁人對他們的容錯率高了,可以多做幾件糊塗事,但不代表就此高枕無憂了。
宋筠跟在沈氏身邊,看著她有些生疏和忐忑地處理這些事,還不斷地諮詢前輩李氏,吸收對方的經驗,只能感慨:
都說“跟著狀元當娘子,跟著屠夫翻腸子”,看起來前者風光無比萬事不愁,其實狀元娘子要做的事,還真不見得比翻腸子簡單。
別的不說,沈氏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後,對宋筠的管理課程都抓得緊了些,宋筠懶覺沒睡兩個,就被趕過去找夫子加課了。
想一想落下的那多半年課程,再想一想自己並沒有像夫子信裡安排的那樣完成功課,宋筠有點近鄉情怯了。
逃課這種事,真的是逃了一次就想逃第二次,如果一連缺課多半年,那恨不得以後乾脆都不讀書了,不然就得直面自己和同學的巨大差距。
宋筠哭唧唧,在找了多個藉口都不成後,只能被沈氏帶著去了趙家,還帶了兩隻小貓。
這是宋筠回來後面對的最大驚喜,那就是秋天種下一隻貓,夏天收穫五隻小貓崽子。
------題外話------
在火車上,訊號太弱了,寫了文都儲存不上,一直轉圈圈,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