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姜太公釣魚(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對這些學藝幾十年,就等著賣與帝王家的文人來說,這釣的不是魚,是姜太公式的“得遇明主、發揮所長”的理想。
也就是宋筠不知道他們這點隱晦的小心思,不然肯定要說了,那你們用什麼彎鉤?用直鉤釣魚才是好寓意呢。
不過,哪怕是彎鉤,他們釣了半上午,還真是什麼都沒釣上來,白白廢了一小桶蚯蚓。
這都是宋箴玩瘋了的時候挖的,本以為蚯蚓換魚湯,他賺了,沒想到是賠個底朝天。
最後還是王琦人老實,特別主動地給侄子送了一塊特別好看的石頭,通體雪白,不過並不貴重,宋老太太看了一眼,就讓孫子收下來了。
俗話說得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宋筠也看上這塊石頭了,這是王琦前幾天在河岸撿的,只不過宋筠自詡是個懂事孩子,不好意思撒嬌賣痴地和長輩要。
如今到了自己哥哥手裡,宋筠就不用擔心那麼多了,畢竟,她手裡可是有不少是二哥眼饞的東西。
比如用她摘的蘑菇在驛站做的蘑菇醬啦,又或者是用野果和糖熬的果醬啦,在趕路途中,都是難得的調味品。
反正她也不靠這些醬過日子,有空間在,偶爾還是可以偷偷摸摸給自己的饅頭裡夾一層老乾媽,只要蓋得夠嚴實,吃的時候稍微背過身,那別人就注意不到。
宋筠只稍微提了提,宋箴就歡天喜地地把石頭送給了妹妹
宋箴也覺得自己佔便宜了,蚯蚓嘛,不當吃不當喝的,碰到肥沃的土地,他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挖不少,他也不覺得噁心,反而樂在其中。
宋筠有時候都得嘀咕,這個哥哥,可惜了,要是生在現代,對昆蟲感興趣,又話特別多特別碎,做個像狐主任那樣的昆蟲科普段子手,還是很不錯了。
但在古代,所有的興趣愛好,在他功成名就的時候才能被人認可,不然就是玩物喪志。
宋筠得了石頭,宋箴得了吃的,說起來,最虧的就是淋雨去釣魚的那幾個人。
無他,風寒了。
想想也是,這都九月份了,一場秋雨一場寒,他們還非挑著下雨的時候去釣魚,他們不受寒,那可是沒天理了。
為了這幾個歲數不老小,卻一點都不穩重的中年男人,沈氏為孩子和婆母備著的幾塊乾薑都葬送了他們的肚子裡。
------題外話------
兒童節快樂。
在路上的時候看到很多塗紅臉蛋的小孩子,果然無論什麼時候,兒童節都是兒童表演節目給長輩看的節日啊。
我小時候也這樣,每次都被迫塗紅臉蛋,穿布靈布靈的小裙裙,呆愣愣地跟著大合唱,然後下午再被爸媽帶著去買一兜子零食,就算過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