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考慮不周,那就我去說,我們先把結親的事兒說明白,我私下再和大弟解釋,你看如何?”

“嗯,你們倆之間的事兒,我就不管了,反正你解釋清楚就成。”

那邊李氏一整天都在張羅著招待多年不見的姐夫,好不容易休息了一下,她身邊伺候的婆子出去了一趟後,就匆匆趕了過來,低聲對她說了什麼。

然後李氏的臉就拉了下來,怕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句:

“你確定她是這麼說的?親事有變故?”

看對方點頭,李氏皺眉思索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先隱瞞下來,不和丈夫說了,等著看看許家的態度,再決定該怎麼做。

不過,這到底是讓她有些心緒不寧,如果沒有和王珍商量好,其實李氏也沒多在意,畢竟她兒子又不是娶不到媳婦了,可和王珍明明都談得差不多了,許志清一回來就有變動,難免讓她懷疑許家的態度。

李氏越想越覺得不舒服,只能安慰自己,許家多年在南方生活,每年只通訊幾次,即使是親戚,知人知面不知心,誰也不知道人家是什麼想法,這親事不成就不成吧。

第二日,許志清和王珍果然帶著一臉的歉意和王家人說了這事兒,只說許志清在京中的時候,李尚書有意給自家侄孫求娶許家的女兒,他們又不能拿庶女頂上,只能答應了。

這話一聽就是遮掩的說法,可原本兩家就沒定親,人家反悔,嚴格來說也沒什麼問題,王璞心中多少是有些不高興的。

既然許家都有意和他們家結親了,怎麼許志清去了趟京城,碰到更好的就和人家定了呢?

要不就乾脆別提這個事兒,提了之後又反悔,難免讓王璞有一種被冒犯了的感覺。

許志清帶來的訊息,的確是讓正熱熱鬧鬧討論婚事的兩家人都停了下來。

就是宋姑母,都暗地裡問了女兒好幾次,就真的這麼反悔了?

王珍有口難言,又不能把丈夫私下的那些考量拿出來說,只能默默點頭。

在別人都因為這場烏龍而揪心的時候,宋筠卻鬆了口氣,如果許淼和王紜真的在一起了,生下來的孩子沒問題還好,要是真的有什麼問題,宋筠還是挺替他們可惜的。

像現在這樣,兩家各自婚嫁,還是親戚,就不錯。

不管怎樣,許志清回來了,哪怕兩家有些矛盾,宋家總還是得去見見的,所以,他們又一次坐了馬車去了王家。

宋筠幾乎是一見到許志清就知道了許潤表哥的長相到底是跟了誰,許志清也是一張平平無奇的路人臉,沒有什麼好看的五官,但也沒有到醜到讓人印象深刻。

而且大概是這些年在南方過得比較滋潤,許志清的小肚子一挺一挺的,倒是挺有當官的氣派,如果說王璞更像是那種標準的文官,許志清就有種官油子的風格了。

他見人嘴角帶笑,說話也好聽,即使和宋念這麼多年不見了,還是一口一個“表弟”,叫得很親熱,對著宋老太太也“舅母”長“舅母”短的叫個不停。

不過,許志清可能是有事要談,坐了沒一會兒,就要和王璞去書房談事。

王璞不知是何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親弟弟和表弟,看許志清不介意,乾脆把他們也帶上了,都是要科考的人,多聽聽朝中的事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