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別擔心,我沒跑遠,就是看到布莊外面有個胡商,在賣東西,這才湊過去看了看。”

沈氏對自己女兒並不是太生氣,小孩子愛亂跑也正常,只是青麥的行為,卻讓她無法容忍了。

沈氏冷冷瞥了眼身後的丫鬟,問道:

“你去做什麼了?”

青麥不敢回答,還想著該怎麼糊弄過去呢。

沒想到差點弄丟妹妹的宋箴急著戴罪立功,急急忙忙揭了她的老底:

“她肯定是去繡坊了,昨天我聽她和李婆婆說,要抽空去賣絡子。娘要是不信,就去問問,剛賣完,掌櫃肯定記得她。”

宋箴是這個家裡最活潑的人,足跡遍佈每個角落,無論是主家還是僕人,都覺得他年齡還小,並不避諱他什麼,也就讓他聽去了很多閒談。

青麥打絡子拿去賣,按理講,是不可以的。賣身的奴僕,是沒有私財可言的,更別提在主家幹活的時候還掙外快。

好在宋家規矩寬鬆,對僕人也很和善,不忙的時候也許他們做點自己的事兒,默許他們私下掙點錢。

只是,宋家這樣做,為的是他們能好好幹活,對主家忠心,而不是翫忽職守,尤其是輕慢小主子們。

沈氏的陪嫁丫鬟另有其人,只是三年前嫁了人,就被沈氏安排去打理她的嫁妝鋪子。

青麥原本是宋念買來伺候自家親孃的,等沈氏身邊沒了丫鬟,宋老太太就把青麥送去,讓她伺候沈氏。因此雖說她做事不夠穩重,卻因著活潑機靈、能說會道而很討老太太喜歡,氏也不便多罰她。

沒想到忍讓著,竟忍讓出了個這樣的丫鬟,沈氏臉色不好看,不僅深恨青麥的敷衍,也有些自責,覺得不該為了婆母的面子而處處忍讓。

青麥一看沈氏的神色,便知道她是真生氣了,張嘴就想哭訴。

沈氏自然不能讓個小丫頭在大庭廣眾之下哭喊,倒顯得宋家不佔理了,連忙喝止了她,不欲在此時和她爭長論短,只輕柔地安慰:

“這次就饒過你,只扣你兩個月的月例銀子便罷了。若是再有一次,我家是容不得你了,只能再賣給牙婆,讓她給你找戶能把你當嬌小姐供著的人家。”

哪怕是扣錢,青麥也有些肉疼,想也知道,能這麼勤勤懇懇做手工掙錢的人,肯定把錢看得很重,只是沈氏都說了這話,她也不敢再求情,只能默默應了。

沈氏暫且把此事記在心裡,想著找個機會再好好給家裡的下人們緊緊皮子,如今卻只作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建議道:

“我們先回去吧,家中還有客人,還得去幫李婆子準備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