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而我說,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馬拉松。

我去年第一次參加巴挹國馬拉松比賽,跑了2小時21分,男子排名第九,獲得了17000巴挹幣(摺合人民幣約10000元)獎金。

我的那個成績若放在往屆巴挹國馬拉松上,就只能勉強進入前100名了。

去年多個國家爆發了“諾非”病毒,巴挹國馬拉松限制了病毒控制不力國家的跑者報名參賽,同時又縮減了參賽人數,導致很多國家排名靠前的選手都無緣參賽。

今年各國“諾非”病毒已得到有效控制,巴挹國馬拉松沒有再對外國跑者報名參賽進行限制了,參賽人數已由去年的1000人擴大規模到了今年的5000人。

今天,天空澄碧,纖雲不染。

巴挹國馬拉松比賽起點,人頭攢動。

巴也市市長等政府官員乘坐熱氣球在半空中朝我們揮手,跑友們熱情似火、激情澎湃,我和鈀站在參賽選手中,像兩根被點燃的引線隨時準備爆發。

鈀報名參加巴挹國馬拉松時,曾設想攜帶搭載了航拍裝置的無人機航拍巴挹國馬拉松比賽的,須不知這屆馬拉松對“低慢小”航空裝置進行了臨時性飛行管控,她只好將無人機和換下的衣服一起寄存了。

巴挹時間早上八點,巴也市市長等政府官員站在熱氣球上扣響了開賽“發令槍”。

我們從起點魚貫而出,宛如一條急速奔流的河流,現場呼喊聲延綿不絕。

跑出1公里後,隊伍漸漸拉長,我和鈀左衝右突,卻很難突破重圍。

跑出3公里後,隊伍越拉越長,我和鈀已經突破重圍,跑進前一百名了。

跑出5公里後,隊伍變得稀稀疏疏,我和鈀已經跑進前八十名了。

跑出10公里後,我和鈀已經跑進第三梯隊了,這個梯隊大約有三十多名選手。

跑出15公里後,我和鈀已經跑在第三梯隊的最前面了。

跑到20公里時,我和鈀已經跑進第二梯隊了。這個梯隊大約有二十多名選手,我看見其中有幾個似曾相識的面板黝黑的男女並排跑在一起。

跑到25公里時,我已經跑在第二梯隊的最前面了。這時我目測了一下,我離第一梯隊的最後一名選手還有三四十米遠的距離。

跑到30公里時,我已經追上第一梯隊的最後一名選手了,我的前面還有八名選手。目前,我暫列本場馬拉松賽的第九名,和去年的成績持平。

但我現在的狀態非常好,我的目標是跑進前三名。

跑到35公里時,我已經跑到第五名了,我離第四名只有十幾米遠的距離。

跑到38公里時,我已經跑到第三名了,我離第二名只有七八米遠的距離。

跑到40公里時,我已經跑到第二名了,我離第一名只有三四米遠的距離了。

一場馬拉松比賽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實力上可能沒有差距,但是第二名想要超越第一名,卻困難重重。

跑在我前面的這個人身形瘦削,腿細且長,這種身材是最理想的跑馬拉松的身材。

我今天的狀態非常好,我感覺我還能跑得更快。

最後1.195公里,我像一隻下山的猛虎,極速奔跑,我離第一名越來越近了,3米、2米、1米……我已經超過第一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