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開闊地大約有半個足球場大小,三面都是峭壁。地面以岩石為主,有沙土的地方則生長著雜草和一叢叢灌木。

第一天,我主要做了三件事:按揉腿部和足部穴位、咀嚼果子、躺平睡覺。

第二天,我的腿多了一點知覺,但仍然很僵硬,無法正常屈伸,還出現了浮腫現象。

好在我的體力已經基本恢復,我便開始練習倒立行走。

我趴在地上,雙手撐在地上,屁股慢慢向上拱。

當我把身體屈成∧型時,我的手臂、腰、臀突然發力,伸直手臂後,竟然能垂著雙腿倒立了。

第三天,我已經能倒立行走了。

我雙腿低垂著,雖然“步履”蹣跚,但已能圍繞“半個足球場”走上一圈了。

倒立行走,能幫我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有助於減輕我的腿部浮腫。

十天、十五天、二十天……

一晃一個月過去了,我的雙腿能做一些屈伸不大的動作了,但仍然無法正常站立行走,倒是我的手臂能撐地快速圍繞“半個足球場”走上一圈了。

二晃兩個月過去了,我的雙腿能做簡單的屈伸了,也能站立了,但仍然不能行走,我的雙臂這時已能圍繞“半個足球場”連跑帶跳一圈了。

三晃三個月過去了,我的雙腿基本上能正常屈伸了,也能站立行走了,但無法正常跑動。

從第四個月開始,我每天除了練習倒立行走,還會練習下蹲。

下蹲能幫我激發經絡功能,增強下肢的肌肉力量。

從第四個月開始,我還堅持每天釣魚。

我用細長的灌木枝當線,用枝上結的果子做餌。

我先將灌木枝上結有果實的那一頭快速伸進河水裡,然後又快速扯出水面,讓餌“活”起來後,魚一旦張嘴就會咬住不放,我就順勢將它扯上了岸來。

峽谷裡的這種魚體型較小,魚身通體光滑,魚腹有兩道線條,就像裂縫一樣。生吃味道極其鮮美,肉質Q彈,營養價值高。

第四個月結束時,我已能正常跑步了。

那天,我興奮地圍繞著“半個足球場”,跑了一圈又一圈。

當我剛開始學會倒立行走時,眼裡還分不清顛倒的山和水。

等到一個月以後,我眼裡看到的山是顛倒的山,看到的水是顛倒的水。

等到兩個月以後,我眼裡看到的山不再是顛倒的山,眼裡的水不再是顛倒的水。

等到三個月以後,我眼裡看到的山還是顛倒的山,看到的水還是顛倒的水。

那天早上,我摘了一把紅棕色的果子放進嘴裡慢慢咀嚼,小心地吐出每一粒果籽。

吃完早餐後,我滿懷感激之情地望了一眼這“半個足球場”。

這是一個在我不能用腿行走的時候,讓我學會用手倒立行走的地方。

在這個顛倒的世界裡,我沒有顛倒黑白,沒有神魂顛倒,反而變得更強大了。

“撲通”一聲,我躍進了河裡,像一條魚,向著峽谷更深處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