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園。

自外觀之,一如既往的肅穆,莊嚴。

經過數道關卡後,張青再次來到了這裡。

下車後,很快被工作人員領到一間書房。

敲門進入後,發現只有三個人,除了隋老外,還有洪老和黎主任。

“張青同學來啦,進來進來,坐。”

隋老很有親和魅力,正倚在沙發上說話,看到張青被工作人員帶了進來後,招手笑道。

張青鞠躬問候之後,在客位沙發上坐下。

洪老是出了名的黑臉,但是看到張青還是很和藹,笑著說道:“看看,什麼叫心底無私天地寬!那麼多人都說,見了我們雙股戰戰,頭冒虛汗。他們心裡要是沒有發虛,為什麼會這樣啊?都是同志,我們吃人嗎?張青同學就很好嘛,很從容。”

張青苦笑:“洪老,您再誇下去,我也要冒汗了。”

三人大笑,隋老道:“很好嘛!說明謙虛的品質沒有變!”玩笑兩句,直入正題:“張青同學,這次請你來啊,是有兩件事,我覺得可以溝通一下……”

張青嚇了一跳,忙站起來,洪老笑著伸手往下虛按,道:“坐下說話,坐下說話。”

隋老道:“你辦的那個子弟學校啊,是非常好的事。尤其是那個校訓,寫的讓人激情澎湃,很讓人感動。”

張青慚愧道:“剛才我岳母還在批評我,說這件事辦的不妥當。全國範圍內招優秀教師,還給出那麼高的工資,影響不好……”

洪老搖頭道:“該慚愧的是我們啊,按理說,教師是讓人尊敬的工作,衙門本來就該解決他們吃飯看病的生活問題,才能讓他們一心一意的專心上課。可是眼下,下面各地都在挪用教育資金。一些地方尤其過分,一兩年都不給老師發工資。這怎麼能行呢?”

看著洪老緊鎖的眉頭,張青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麼。

事情,終究是由下面人去做。

清朝大貪有一句“至理名言”:不把官餵飽了,怎麼去救災民?官都吃不飽,憑什麼給災民去吃?

古往今來幾千年,其實好多事都不曾變過。

隋老要豁達的多,微笑道:“所以啊,我們現在的第一要務,還是要發展經濟。只有經濟提升上去了,才能大幅度提高老師的待遇。不會再出現,非要壓著張青同學不能給老師高工資,要窮大家一起窮的荒誕之事。”

張青慚愧道:“我沒有想到,會給有關部門帶來這麼大的壓力和不便。”

黎主任笑道:“張青啊,子弟學校絕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留守兒童的問題,上面已經留心很久了。但是,國家每年的預算,實在有限,沒有法子啊。杜鵑作為一家民企,能主動辦學校解決這個難題,是非常有社會責任心的。只是,為什麼一定要全部招收有優秀稱號的老師呢?可以去師範類學校招人嘛。”

張青道:“黎主任,可能因為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知道農村、山區的孩子,到底有多苦。毫不誇張的說,農村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水平,和城市孩子相比,完全是兩個世界。所以,他們的基礎很差。不管是學識上的基礎,還是思想修養上的基礎,都需要相當優秀的老師,才能彌補。”

黎主任語重心長道:“這個現狀,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沒有辦法啊。我們現在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改善這個情況。杜鵑再有錢,也只能解決幾萬學生的上學問題。可中國有多少農村學生?兩億多!我們要通盤考慮啊。”

張青沉默的點了點頭,過了稍許才說了一句:“太難了。”

隋老呵呵笑道:“不要灰心,不要氣餒。相比於四五十年前,現在已經好的太多嘞!有一個安定安穩的局面,我們就能放開手腳去發展經濟。經濟起來了,不說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至少,絕大部分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個,才是我們目前的主要矛盾。子弟學校的事呢,你可以繼續做下去,只是不必聲張,就像你做生意,悶聲發大財嘛。”

眾人都笑了起來,洪老笑著問道:“張青同學,你這個子弟學校,是準備只招收杜鵑集團的子弟兵嗎?”

張青忙道:“並不是。第一階段,是準備以集團為試點,看看能不能成。如果可行,計劃第二階段,辦幾所面向社會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如果第二階段仍能成功,我相信有了這個示範效應,社會上其他企業,一定會紛紛效仿。”

洪老欣慰道:“小張心中是有大愛的,這比有錢了花天酒地、胡作非為要好的多。這件事,就像隋老說的,你放手去做。除了隋老叮囑的不要聲張外,其他的事一概不用理,一些怪話,也不必聽!”

張青高興的應了聲:“欸!”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