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粘鵝卵石牆面,機制平瓦陡坡屋面,南側陽臺,落地長窗。

分明是兒時童話故事裡的屋子。

李素芝滿意的不得了,一行人從花園進了客廳,極具現代化的客廳。

孫清石、齊天海居中落座,其他人各自尋位置坐下。

大舅孫滿堂看了一圈後,笑道:“這和港島電視劇裡的房子差不多。”

齊平笑道:“港島過去那一套,本來就是從這邊過去的。看起來並不大,只兩層,但相當精緻溫暖。花園裡那兩處附樓修的也好,並不突兀,和主樓一個風格。”

孫月荷笑道:“我們也看不懂,就覺得房子挺好。”

齊家老太太是魔都人,骨子裡還是有些大小姐的調調,微笑道:“這座洋房,比我們的年紀都大。黃圃江邊的百年風雲,它都是見證者。可惜小張重建了,不然,能嗅到歷史的氣息。”

趙菊香完全聽不懂這老婆子在說啥,問道:“那麼大個園子,都慌著長草?”

李瑩哈哈笑道:“奶,那你還想幹啥?”

趙菊香很有想法:“開二畝地種菜,再開二畝地種葵花、二畝地麥子,再弄個棚子養些牛羊,多得!”

齊家老太太臉都綠了,一大家子哈哈大笑起來。

孫月荷道:“娘,你要和爹肯留在這,你想種啥就種啥!”

趙菊香連連搖頭道:“俺可不留,大冬天的也不下點雪,就是溼冷溼冷的,留這幹啥?”

齊天海都覺得這農村老太太可愛,道:“滬上還是很不錯的,黃圃江邊看看,比較有趣。”

趙菊香都不顧老伴的眼神警告,樂道:“大冬天的去河壩邊吹涼風,凍死個驢x的!”

齊天海哈哈大笑起來,孫家一大家子都快無地自容了。

但平時心氣極高的李素芝卻跟著哈哈笑了起來,孫家的家風早就取得了她的尊重。

些許民俗粗俚,更接地氣,這才是真實百姓的生活真相。

眾人勸住孫清石和趙菊香老兩口的拌嘴,孫月荷問道:“幾點了,我也沒戴塊表。”

一群有表的忙報時間:

“六點十分。”

“五點四十!”

“五點四十!”

“五點四十!”

“嗯?”

孫月荷瞪眼看自家閨女,問道:“你的表壞了?咋就你的表不準?一天天的,過迷湖了吧?”

張藍是從小被教訓到大的,早就脫敏了,還和孫海蓉幾個嘻嘻哈哈笑。

李素芝溫聲笑道:“小藍很好的,她自己將表調快了半小時,為了比別人早半小時。今年小藍被評為平京市優秀三好學生,學習成績也很好。”

“啦啦啦啦~~”

張藍在母親跟前跳起了搖擺舞,這般挑釁,如願的捱了一巴掌退下。

孫月荷對李素芝道:“真是太謝謝親家了!青子都跟我說了,讓你費心了。她們哪個不聽話,你就狠狠收拾!”

孫滿堂、孫元堂、李芸、劉秀娥等人紛紛開口:“不聽話就往死裡打!

他們雖然是農村人,也沒讀過多少書,但打心眼裡尊重讀書人,尊重教娃道理的明白人。

對文化的尊重,讓李素芝心裡越發能接受這些親戚了,比很多城裡文化人明事理的多,她笑道:“我也沒管多少,一來孩子們都很爭氣,知道用功。二來張青安排的很穩妥,文化課有文化課的老師,音樂、美術、體育方面也有非常優秀的老師。連教怎麼做人和培養生活技能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的優秀老師。”

兩家人聽了都非常高興,孫滿堂笑道:“自家的孩子自家知道,肯定沒你說的那麼好。我們家的孩子和張家的不一樣,他家甚麼時候都讓孩子好好讀書。以前我們還笑話我妹妹、妹夫,窮的叮噹響,還鬧那麼多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