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今也不藏著掖著,道:“能否保證,世達不會用於非民用之外的其他方面?不要誤會,因為96年的瓦森納協議,半導體的一切相應裝置,都在禁運範圍內。我可以努力去爭取,但肯定要找人背書,我不能失信於人。”

張青微笑道:“將世達總部設在港島的初衷,就是為了便於張叔去美國活動。我可以做出書面保證,世達的半導體產品,絕不用於任何非民用方面。”

實際上,在金毛登基之前,即便是非民用的半導體晶片也從來都不缺,只是國產化水平不高。

早在五十年代起,中國就有了一批老毛子式非民用工業和科研體系的院所專家。

得益於一批迴到新中國的半導體人才,在他們的帶領下,蹣跚起步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完成了最初的使命:一是保障了“兩彈一星”等一批專案的電子和計算配套。二是為中國建立了一套橫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導體人才培養體系。

只可惜,隨後就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前輩們的下場……

從此之後,一路泥濘。

但即便如此,得意於前輩大師們所打下的基礎,基本的所用晶片,至少不會被卡脖子。

張青可以做出保證,世達的產品絕不用於非民用方面。

但並未說,技術方面,不能共享……

張如今高興道:“第二點就是,資金上的保證。投資比較大,64nm工藝建廠就需要二十億美金。這還是建立在港島的地和樓提供好的前提下,不然費用更高。”

張青笑道:“沒有問題。我在青衣島買了一塊地皮,可以建廠。另外,俞家正在中環建一座五十層的大廈,也可以撥給世達來用。”

張如今道:“我個人其實更傾向於,在大陸建廠。地便宜啊,也方便爭取國家級的政策支援和人才資源。”

張青笑道:“沒有問題,世達的總部在港島,研發中心在港島,工廠可以建在大陸。我在浙省西湖邊準備了一塊兩千五百畝的土地,世達可以拿去建廠,並作為內地的總部。張叔,還有什麼要求,你只管提。”

張如今道:“我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建廠一定要在行業低谷期進行。眼下,並不是最好的建廠期。並且世達想從灣灣拆廠轉移到港島,現在也不是好時機,灣灣未必肯放人。所以我想再等等,最多,不會超過兩年。”

張青忙問道:“為什麼是兩年?”

張如今道:“眼下的it行業太熱,而且有越來越熱的趨勢。這不正常啊,微機網際網路當然能改變世界,但眼下的科技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任何一家科技股只要和網際網路掛上鉤,哪怕只有一個概念,股價也是一天一漲。這怎麼能是正常的呢?我料定,兩年時間內,這個泡沫一定會破裂。到時候,半導體行業也會遭遇寒冬降臨。那個時候,有大批的半導體公司破產,無論是引入裝置,還是招攬人才,都非常划算!”

張青聞言苦笑道:“我不怕成本高一些,就怕張叔你被別人招攬走啊……”

張如今立刻嚴肅道:“我又怎麼會是朝秦暮楚之人?更何況,你可以先收購世達嘛,明面上,算是俞家的投資,灣灣方面也不會過於刁難。等半導體寒冬降臨之時再走,就容易許多。”

張青點點頭,道:“好,就依張叔之見,推遲到半導體寒冬。不過,我有一個請求。”

張如今道:“青仔,你說!”

張青道:“我希望張叔建的,不只是晶片加工廠,而是全產業鏈,就如日本七八十年代那樣。當然,我沒痴心妄想到能夠做到像日本那樣,做到獨步天下。但是,我希望能夠做到技術儲備,哪怕落後世界先進水平一代,也要有這些技術。以防有朝一日,落到日本曾經的下場。”

張如今再次受到了震驚,看著張青道:“全產業鏈啊,那需要的投資,就太大了。對技術的要求之高,簡直不可想象。”

張青面色肅然道:“張叔,雖然長輩們教過我,為人處世最忌交淺言深,但我尊敬您,也信任您,所以可以給您透個底。我願意用二十年時間,投資兩千億美金,甚至可以不設上限,來完成這個目標!這件事,我會當成最高的人生目標來對待。這樣的偉業,需要偉大的人來完成。以我目前的瞭解,除了張叔您,我很難再去信任其他人。”

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華清人佔半壁江山都是謙虛的說法。

這麼說吧,整個半導體行業,基本上都由華清人籠罩著。

但這些人發展行業的水平不怎麼樣,互撕的水平之高……嘖嘖。

勾結高通對內狙擊的事,層出不窮。

所以哪怕張青也算是華清人,卻根本無法信任這些精英。

很難想象,魔幻!

這也是張青,對張如今如此尊敬的原因。

張如今都不明白張青為何對他如此看重,如此信任,但他確實感動了。

在灣灣,由於他一直心向大陸,想在大陸建廠的原因,所以屢屢受到衙門刁難。

可是在大陸,一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如此的信任他,尊敬他,讓張如今大受感動。

他握緊張青的手,道:“青仔,那就讓我們一起,共同建立中國的先進半導體行業!套用一句古言:國士遇我,國士報之!”

……

ps:改了個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