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後繼有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白可之和趙琳都是在港島江湖廝混幾十年,眼睫毛都是空的老江湖了。
聽到齊娟的問話,兩人面色都不帶變的,趙琳順其自然道:“本來說是要來的,機票都訂好了,結果國內那邊打電話過來,說是有一筆大投資需要她親自過目,就急忙飛回去了。”
劉珊珊好笑道:“張青就在這,什麼大投資他會不知道?”
趙琳搖頭道:“青少只制訂公司大戰略,譬如說要收購一家藥廠,那麼剩下的怎麼選廠,怎麼收購,怎解決收購中的矛盾,都是趙總去負責。”
劉珊珊一下想起來,問張青道:“是不是慶和藥業?”
張青道:“我哪知道?慶和的事我還沒和趙姐通氣。”
齊娟笑道:“這種事你不跟她早點說?”
張青搖頭道:“不算甚麼大事。收購藥廠的目的,你也知道。重要,但不在事業戰略範圍內。我估計,是國內一些人對這次我表現的比較乖,給的一些補償吧。”
他在久江大壩上的強硬,讓太多人側目,並且擔憂。
張青如今真的不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了,即便迴歸後,港島似乎一下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就好像女主被推後期待感大減,但實際上港島始終是國家對外開放的最重要的視窗,沒有之一。
說一個最簡單的資料,港島是全球第一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佔全球人民幣支付交易約75%。
在迴歸後,東方明珠的色彩,只會越來越耀眼,尤其是在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吸引外資時。
當前最大的經濟推動力就是吸引外資,而在吸引進國內的外資中,來自港島的投資比例,佔額超過70%……
這也是為什麼,張青一個才剛二十歲的年輕人,會得到和嶽老親自通電話的待遇的原因。
對於一個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港島輿論風向的人,忽然變得懂事了,大人們自然也願意給塊甜點,獎勵一下。
雖然這個獎勵,很有可能會給國家帶來超乎想象的反哺回報……
……
晚上九點,平京中午十二點。
平京府右街,一套四合院內,趙薔正襟危坐一臉嚴肅。
十二點的鐘聲剛響起,一個衣著樸素的老人在兩個中年人的陪同下走了進來,趙薔忙起身鞠躬問候道:“邢老,您好,我是趙薔。”
老人很和藹,握手道:“小趙啊,現在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你這個年輕的巾幗英雄啊。”
旁邊一中年人笑道:“國內商業女王,了不起。”
趙薔慚愧笑道:“我只是一個執行者。”
邢老笑道:“能執行的好,也很了不得了。尤其是,伱們都還這麼年輕,這讓我們這些老朽們,對我們的路線,更加確認了。昨天龔老、嶽老和洪老開會時還在說,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這麼早的登上了國際舞臺,縱橫捭闔,風生水起,就覺得做工作都充滿了幹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到了希望!”
趙薔有些激動,但更多的是慚愧,道:“邢老,實在不敢當。青……張青說,他所取得的成績,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旁邊一中年人聽了都笑出聲來,道:“他都富可敵國了,還微不足道?”
趙薔神情嚴肅一些,笑道:“我也曾這樣問過,張青說,他個人是有錢了,但如果這些錢不能轉化為實業,不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可以改變社會的企業,那麼再多的錢,也只是滿足個人的享受,就是微不足道的。”
中年人聞言哈哈笑道:“看來我的境界,還比不上小張同學啊。可惜他現在去美國出差了,不然我非得好好和他請教請教不可。”
見趙薔臉色有些僵硬,邢老笑道:“這是發展改革部門的徐廣源同志,以後你們會經常打交道的,包括這一次見面,也是因為徐主任的彙報。”
徐廣源忙道:“邢老,還是坐下說吧。”
眾人落座,工作人員上了茶後,邢老道:“聽發展改革部門的同志說,你們杜鵑集團想收購一家大型藥廠?”
趙薔點了點頭,道:“是這樣的。”
邢老呵呵笑道:“杜鵑集團不是文化傳媒行業麼,為什麼要進軍藥品行業?”
趙薔苦笑道:“我們張總……唉,不僅進軍藥企,還有食品廠、服裝廠、鞋廠,我們的服裝廠生產最多的是雨披和很簡單甚至粗糙,但很厚實的布褂子,鞋廠大都生產的是雨靴。食品廠生產泡麵、火腿腸……邢老您肯定知道,我們張總相信今年會發生比較大的洪災。收購藥企,也只生產三種藥:感冒藥、消炎藥和治療腹瀉的藥。杜鵑幾乎是不計成本的在生產食品、衣物,各地的肉豬場幾乎都被我們包圓了。生產出來的產品,源源不斷的運往中原地區。
說老實話,作為杜鵑集團的總經理,我是無法理解也很難認同這種做法的。畢竟,洪水未必會發生。再者,這原本也不是一家民企該做的事。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消耗在這上面,我們杜鵑今年發展已經嚴重滯後了!”
邢老微笑道:“那麼,小張又是怎麼說呢?”
趙薔無奈道:“張青說,我們賺錢的地方,主要在海外,賺的是外國人的錢,所以國內的錢不必著急著賺。但是洪水會不會發生,是有資料根據的,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不能抱有僥倖的心理。即便真的幸運的躲過去了,那更好,國泰民安合該普天同慶,這些生產出來的東西,直接捐給貧困山區和農村就好,現在農民多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