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芝聞言,一下滿意的臉上都浮起一層光澤來。

這下,齊天海終於明白,這個兒媳婦為什麼這麼看重這小子了。

劉珊珊坐在齊娟旁邊笑的肩膀都在顫抖,道:“李姨,張青會不會是你失散多年的兒子?”

“亂說話!”

李素芝不高興的批評道。

齊娟也一把推開劉珊珊,翻臉道:“說什麼呢?”

劉珊珊會悟,繃起臉來,不過功力不夠深,沒繃住,又“噗嗤”笑出聲來。

齊奶奶笑眯眯道:“光聽明白可不成,還要做到才成,要不然就是小奸臣,光說好聽的。”

齊娟給張青介紹:“奶奶愛聽戲。”

張青笑,李素芝比較欣慰道:“目前來看,張青做的很不錯,也很穩。哪怕你和娟子不在一起,我也依然希望你能走的更遠。”

當然,她心裡還是希望張青能堅持住不走歪路,成為一家人。

原本在家世上的缺陷,隨著杜鵑公司的急劇擴張,也不再成為問題。

杜鵑的崛起,算是一個奇蹟,誰也沒料到。

不是她現實,而是一個母親,對女兒幸福的思量。

畢竟,她又不會花張青一分錢。

劉珊珊想不通:“阿姨,國內別的企業都那麼難,美國這邊的報紙,天天叫囂著咱們要崩潰了,怎麼張青就能起來?”

李素芝不滿道:“那是美國在胡說八道!你問問張青,他敢說能在一片廢墟中成功嗎?”

張青道:“肯定不敢。國家強大穩定,才是一切經濟的基礎。要不是今年的政策開放力度大增,而且對企業進行破釜沉舟式的改革,才使得大量的優秀人才外溢,我就算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在一年內做到這個程度。都說時勢造英雄,我就是最典型的。”

齊娟不同意:“時勢之下的人多了,怎麼沒見別人起來?”

張青笑道:“太多了。這兩年政策越來越開放,大批的港資湧入,高速公路、橋樑、碼頭、機場、電廠、鐵路,一處處大手筆的投資,也帶動了各地經濟的發展。借這個機會起家的中小民營企業,數不勝數。

這些大型基建專案都是可以收益幾十年的穩定印鈔機,能給各地帶來生機。

和他們動輒數億,多的高達數百億的投資比起來,我在各地建的那幾座小倉庫,連邊角都算不上。”

齊娟安慰:“你才剛開始嘛。”

齊天海冷不丁開口道:“你將來也想涉及地產業?”

張青思考了稍許,道:“不知道算不算。”

齊天海揚眉道:“不知道算不算?!”

這他孃的,是拿他當老猢猻戲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