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大老闆都忍不住問道,杜娟文化這一年實在是驚豔了太多人。

張青舉例道:“譬如對員工的獎罰制度。獎就不多說了,說一下罰。目前而言,杜娟還沒有發生過一例員工偷懶缺勤而懲罰的事件,但是發生了超過數百件因員工違反輪值制度,過多加班,而被通報批評的事件。”

“你先等一下……我沒聽錯吧?員工過多加班,還會被通報批評?你這是在放衛星,還是言語不實?”

一個分管工廠整改,包括破產重組的老闆頭腦有些暈,皺眉發問道。

張青笑了笑,道:“是真的。因為杜娟旗下的工廠,加班費非常高,甚至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薪水。杜娟認為,超額的工作,帶來的是超額的利潤,自然應該與員工分享這份收穫。靠加班來壓榨工人的勞動力來創造財富,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但是,也因為這樣,員工加班的意願有些過高,公司不得不下檔案約束。”

“是給不起加工費?”

老同志追問道。

張青搖頭道:“不是,產品有足夠的利潤,支付得起加工費。是為了員工的生命健康考慮。這個檔案,在公司各工廠還有數百家門店的執行中,遇到的阻力之大,超乎想象。工人們根本不理解,甚至憤怒反對,但我們無法妥協。

因為公司不會只開一天、一年,我們要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後來思考。我們希望我們的員工能健康、快樂的工作上幾十年,而不是過早的消耗了身體本錢。

還有帶病上崗的,家庭出現重大變故也不肯請假,堅持上崗的,杜娟都不提倡。

另一方面,對於優秀員工的獎勵,也保證足額及時的發放,絕不拖欠,所以生產效率很高。

思想,慢慢統一了起來。公司以人為本的文化,逐漸建立了起來,員工對公司的認可度,也不斷提升,幾乎重現了當年視工廠為家的偉大精神。”

這和後來國營廠子裡的工人視工廠為家,啥都往家搬的精神是不同的……

大老闆們聽完後感慨良多,但也有很清醒的,道:“杜娟文化我知道,今年被部裡點名表揚,立為典型。可是你們的專輯、電影還有那什麼周邊,都有銷量啊,所以才能這樣做。沒法複製啊……”

提到複製張青就頭大,陝地國營印刷廠,複製起海報來堪稱一絕,哪裡沒法複製……

不過這話眼下自然不好提,他也不再多言。

徐老則看著他道:“成功果然沒有僥倖。我原本還想以秦二世為例,勸你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擔心你少年得志、年輕氣盛,驟登高位不能容人。沒有想到……果然是少年奇才。我們國家,多些你這樣的年輕人,必然會更加興旺!”

張青鞠躬致謝。

時間短暫,三個小時後,張青攙扶喬北嚴登上飛機,繼續西行。

吃了些東西后,喬北嚴笑道:“難怪俞世勳他們好大的魄力,幾百億幾百億的往大陸投,現在能看出些名堂來了。”

鍾曲也點頭道:“能夠聆聽一個年輕人的話,好難得。”

是很難得,正如徐老擔憂張青年少得志,不能容人一樣,人性就是如此。

位置太高的人,很難再虛懷若谷,接受異己之見。

但今天這些老同志們,顯然大都在認真思考張青之言。

李芳潔好笑道:“之前我其實不看好大陸的,以為青仔只是個例。現在聽你們這樣一說,我也覺得,這個地方恐怕真的要騰飛啊。”

張青則好奇道:“六叔六嬸,你們怎麼不投資內地市場?俞世勳他們連高速公路都投資,過幾年跟印鈔機一樣晝夜不停的賺錢。大陸這麼多人,哪怕按照現有的經濟增速再發展上幾年,這個市場都龐大到讓人無法忽視。”

《仙木奇緣》

喬北嚴目光看向窗外,笑道:“我都這麼大年紀了,子孫也不在身邊,有興趣接我產業。我守一個TVB都好辛苦,何必再開闢新市場?要是內地能開放個電影片道給我,我可能還會再努力努力,他們不給我,我也無所謂。鍾生都退休了,我還要再拼搏?”

此刻從飛機窗戶往下看,已是滿目黃土石山,綠色植被越發稀少。

喬北嚴收回目光後,看向張青微笑道:“青仔,我們是企業家。我們和俞世勳不同,他是純粹的商人,唯一在乎的,就是利潤。我們要做的,是事業,傳播事業,文化事業。賺多少錢才夠多呢?投資我們不熟不喜歡的專案,靠資本去賺錢,我不喜歡的。”但話鋒一轉,話又說回來:“但我年輕些時,在南洋也炒樓,做過房地產。賺這些錢,是為了建南洋那一百多家影院,也做了好多慈善。所以你也不必全都學我,我現在有錢有勢,你還要多努力,人家都不認得你啊。”

李芳潔湊趣道:“雖然你賺了不少,但財富不只是金錢,銀紙再多有銀行多咩?還要繼續努力。”

鍾曲也笑眯眯道:“要朝乾夕惕,才能功不唐捐。青仔,加油啊!”

說完,三個老人都大笑起來,似乎用他們的經驗來逗逗張青,很有趣。

張青也跟著笑,和齊娟對視一眼後,點頭道:“我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