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沁記得這條路一直往前騎就能到縣城,沒有騎錯路的風險。

一個小時後,姜沁終於騎到了縣城。

按照王為遠說的,姜沁找到了黑市。

難怪上次姜沁找不到,黑市不在繁華的主幹道,而在一個犄角旮旯的市郊。

可能是為了躲避公安,黑市的位置特別隱蔽。

如果不是王為遠告訴她,姜沁找一年也找不到。

走到黑市外面,姜沁把腳踏車收進空間,挎著帆布包走了進去。

那裡是像羊腸一樣七拐八拐的小衚衕。

這個地方找的好,一旦公安過來,那些小攤販可以馬上跑進衚衕裡,熟悉地形的話很快就能逃走。

姜沁往裡面走了幾十米,就看到星星落落的幾個攤販蹲在牆邊,面前鋪著苫布,上面擺著要賣的東西。

大部分賣的是副食品和糧食等,有小部分賣煙和酒的。

還有些需要工業券的日用品。

姜沁在黑市裡來來回回逛了一圈,發現賣糧食的大部分都是粗糧,玉米麵高粱面啥的,還有賣紅薯當糧食的。

紅薯便宜還能吃飽肚子,好些人家糧不夠吃,又沒錢買好的,就買這個,一塊錢能買一麻袋。

賣大米和小麥的很少很少。

她側面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年頭哪有那麼多細糧,家家戶戶主食都以粗糧為主。

家裡有點細糧是為了打牙祭的,平時捨不得吃,更捨不得拿出來賣。

姜沁走了一趟,和零散的一兩個賣細糧的人摸了摸價格。

這裡的大米三毛錢一斤,不要票。

糧站的大米賣一毛七,但是要同等斤數的糧票,而且還是定量的,不能多買。

麵粉差不多的價格,但富強粉是最好的麵粉,要更貴一些,糧站賣兩毛五一斤。

一等以上的富強粉在糧站沒有,有的只有二等。

但即便二等富強粉,黑市裡都沒有賣的。

畢竟太少太稀罕了。

姜沁發現還有賣布票的,三毛錢一尺。

她心思一轉,自己空間裡那麼多布,完全可以拿出來賣。

買現成的布可比買布票合適多了。

去供銷社買布,普通的棉布要三毛五分錢一尺,稍好的繡花棉布更貴一些,要四毛五分錢一尺。

的確良是這個年代最時髦的布料,就更貴了,一尺要1.5元。

另外還需要相應的布票。

至於嗶嘰布和毛呢,這裡都沒有賣的。

估計只有大城市才能買到。

這兩樣姜沁先不打算賣。

姜沁盤算了下,自己的布料都是沒有成本的,但是也不能賣太便宜,否則擾亂黑市的物價,容易被其他攤販排擠,那後續買賣就不好乾了。

綜合考慮,她給普通棉布定價五毛,給繡花棉布定價六毛。

考察完畢,姜沁開始擺攤。

她沒有苫布,乾脆拿出來一塊最便宜的布料,鋪在地上當苫布用。

然後從空間裡把大米白麵和布料,擺在上面。

一個小小的攤位就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