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沁和付紹鐸送雙胞胎去報到。

兩個孩子的專業都是他們自己挑選的。

姜沁和付紹鐸只是給了他們一些意見,更多的還是尊重他們自己。

付崧陽和付紹鐸學的是一個專業,機械類,只是現如今的機械類早已不是原來的機械類那麼簡單。

如今華國機械發展飛速,和人工智慧相結合,發揮出機械更大的作用。

付昕暖選的是建築學。

這點是姜沁沒有想到的,當付昕暖告訴她選的是這個專業後,姜沁一下子愣住了。

她沒想到女兒會選擇自己曾經的專業,一瞬間她心裡的感受是很複雜的。

更多的是欣喜。

兩個孩子都是從小在京市大學長大的,對這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根本不需要姜沁和付紹鐸做什麼。

不過他們兩個相比其他同學小了三歲,姜沁和付紹鐸還是不太放心,一直把他們送去寢室,幫著整理好床鋪才離開。

到底是自家孩子,姜沁去兩個學院跟院長各自打了個招呼,倒不是想讓他們對孩子們有什麼特殊照顧,而是他們年齡小,還是需要盯著一點的。

畢竟進了大學,和在高中的時候不一樣,沒有老師整天看著,全靠學生的自制力。

院長們自然樂不得地答應下來。

整個京市大學,誰不想和姜院士搞好關係。

姜院士手裡一大把課題資源,都是國家級別的大專案,大家掙破腦袋想跟她合作。

現在姜院士的孩子就在自己學院,這種近水樓臺的好事兩個院長做夢都能笑醒。

姜沁想讓他們盯一下付崧陽和付昕暖,這有啥難的,必須給做到位了。

於是他們就安排下去了,告訴下面的老師們,必須好好照顧他們,任何問題都不能有。

於是,付崧陽和付昕暖自入學開始,就發現他們被老師們給盯上了。

噓寒問暖的,簡直是照顧的無微不至。

這些事姜沁都是後來聽說的,這個時候她已經進入了實驗室,開始著手完成申請下來的一大堆科研專案。

到1996年上旬,這些專案陸續結題。

於是,華國科技界出現了井噴似的發展,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各種新型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地公佈於眾。

有的專案,是其他國家耗盡數年都未能完成的,還有的他們根本連設想都不敢設想。

沒想到華國都給完成了。

姜沁總算完成了系統的任務。

其實也不算是任務,畢竟這次完成了啥回報都沒有,算是幫系統一個忙了。

這邊姜沁完成了專案的研發,那邊系統狀態明顯好了起來。

大腦袋不再是整天耷拉著,有精神多了,看著精氣神越來越足。

系統狀態好,姜沁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畢竟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不管一開始啥樣,現在也成了自己生活裡的一部分。

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

姜沁完成了手頭的專案,這四年可把她給累壞了,身體倒還好,依照她的體質,一般不會感到累得。

但是架不住心累呀。

要管理那麼多個專案,手下一大幫人,儘管付紹鐸幫她分擔了一半,姜沁也還是操心的不行。

終於結束,她打算好好休息一下,休息時間按一年起步。

這一年,付崧陽和付昕暖從京市大學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