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姜沁博士畢業,畢業後她繼續回到科技部任職,同時兼任京市大學的博士生導師,為華國培養一批批優秀的高科技人才。

而她與付紹鐸合作研製的一項項軍工產品,也都投入了生產及試用。

進入九十年代,華國科技井噴似的發展,使得現如今華國成為全世界科技全方位的領軍者。

如今全世界都迎來了網際網路大潮,M國在華國之後成為第二個擁有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它在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速度了。

就在M國以為自己快要在計算機領域趕超華國時,殊不知一年前姜沁就已經提出量子計算機概念,並已率領團隊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

姜沁帶領著幾十人的團隊,日夜兼程進行量子計算機的研發。

就在她整天泡在實驗室裡時,融暖集團成為華國繼輝陽機械集團後,第二家上市公司。

一經上市,姜沁身價立刻漲了一百多倍。

不得不說,賀楊山是塊天生做生意的料子,融暖集團在他手下發展壯大,橫跨多個領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家跨國集團。

海外貿易成為融暖集團業務當中的一大部分。

1992年除夕這天,姜家人和付家人聚在一起過節。

姜沁和付紹鐸都提前一天完成手頭的工作,給手下團隊成員放了假。

付紹鐸後來也讀了軍事大學的博士學位,學成後留在學校任教,帶著手下的學生們為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專案。

到了三十這天,兩人難得能睡個懶覺,姜沁一覺睡到自然醒,醒過來便發現付紹鐸已經不在旁邊了。

她已經習以為常。

付紹鐸雷打不動的常年早起跑步,今天應該也去跑步了。

姜沁看看時間,常年的生物鐘導致她即便睡到自然醒,也沒有起的太晚,才七點半而已。

等她洗漱完畢穿衣服下樓時,付紹鐸剛跑完步回來。

“吃早飯了。”

張嫂招呼他們。

付紹鐸去洗了把臉,回到飯廳時姜沁已經坐在了那裡。

他走過去挨在姜沁身邊坐著。

過了一會兒付母和孩子們也陸續過來吃飯。

陽陽和暖暖這一年15歲,兩人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在一個班上學,連中間跳級都在一塊。

兩人完美繼承了父母的智商,從小學開始就不斷跳級,如今才15歲,就已經是高三學生,7月份要參加高考了。

而他們的弟弟小年,也已經13歲,學習沒有陽陽和暖暖那麼好,沒跳過級,按部就班上到現在,剛剛成為一名初中生。

姜沁有些擔心地看著小年,低聲對付紹鐸說:“小年這個成績,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呀。”

付紹鐸在桌子下面握住了她的手,“放寬心,他才多大,後面還有六年呢,有的孩子是厚積薄發,也許小年還不到時候。”

“可我還是擔心,你說會不會是小年成長過程中,咱們太忙,疏於對他的教育。”

付紹鐸捏了捏她的手,“別那麼想,小年讀的一直是京市最好的學校,再說還有哥哥姐姐輔導他,放心吧,他錯不了的。就算不能跟哥哥姐姐一樣考上名校,但讀個普通大學還是不成問題的。”

姜沁略微安下心,不過還是衝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小年道:“小年,寒假給你找個老師,先把下學期的課程提前預習一遍吧。”

小年正在啃包子,聽到姜沁的話,他差點包子都要咽不下去,趕緊含糊地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