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商談判結束,回去的路上,賀楊山忽地開口道:“嫂子,我也想學英語。出口市場很大,我們的服裝以後必定還會有出口機會,想做好外貿,會英語我覺得很重要。”

這一點姜沁贊同,她剛才已經把在談判桌上談判的內容大致給賀楊山說了下。

不過她這樣轉述,跟賀楊山自己領會,還是有很大不同。

會英語對外貿人員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

“如今國家鼓勵大家去深造,去繼續學習,我昨天聽廣播裡說現在夜校開了許多課程,我幫你問問有沒有英語。要是有的話,你報個夜校利用晚上時間去學,至少先打個基礎出來。”

“行,嫂子你一定幫我問一下。”

“嗯,我會盡快給你個答覆。”

姜沁當天就給於鳳佳打電話,問她關於夜校的事。

夜校是教育部牽頭開辦的,於鳳佳自然瞭解的比較多。

於鳳佳在電話那頭說,最近夜校的確開了英語班,主要是現在外國人來華國投資的,做進出口貿易的越來越多。國家需要大批會英語或者其他語種的專業人才。

而這方面的空缺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補上的。

沒法全指望大學畢業生,每年才畢業有限的那些學生,數量上太少。

於是夜校應運而生。

在這裡,學生可以自由挑選自己要學的專業,學習期滿透過考試後,能夠拿到相應的畢業證書。

賀楊山想要的不是那一紙證書,而是要能把英語當成一門工具語言來用。

想達到他的目的,光靠夜校學的那些內容就有些不夠。

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賀楊山沒有英語基礎,先去夜校打打基礎倒是可以的。

至於其他,入了門再深造,就會容易很多。

姜沁託於鳳佳給賀楊山報了名。

夜校離賀楊山的店鋪位置不遠,他剛好可以下了班直接過去上課。

付珊知道了這件事,嚷著要跟賀楊山一塊去夜校上課。

她打算學一學管理。

廠子裡的工人越來越多,已經從最初的二十多人,發展到了四十多人,直接翻了一個番。

這是剛開始辦廠時,付珊完全沒想到的。

她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居然會管理著四十多個人。

人數增多帶來的問題就是,精力牽扯過多,對人員的管理上沒有太多經驗。

於是付珊想給自己充個電,好好學習一下管理技能。

對媳婦的想法,賀楊山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正好兩個人一塊上夜校,還能做個伴。

姜沁聽說這事,很快幫付珊報了個工商管理。

這兩個人忙著上班加上學習,實在沒有精力照顧寧寧,於是寧寧被放在了付母這邊,跟哥哥姐姐們待在一起。

小傢伙還處在懵懂的階段,不過能留在姥姥家裡,她也表現出了開心。

陽陽和暖暖上了幼兒園,付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小年和寧寧身上。

過了三天,合同擬定好了,只等著雙方簽字。

這次姜沁讓賀楊山簽字,她自己身份有些敏感,最好還是別摻和進這些出口生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