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沁和賀楊山商量後,決定註冊兩個商標,一個是羽絨服的品牌,‘融暖’。

一個是其他女裝的品牌,‘時尚佳麗’。

針對羽絨服的生產,姜沁建議提前多囤貨,在天氣冷起來前,至少生產出三千件來。

填充羽絨服所用的鴨毛,加工廠自己就能生產,生產進度能夠控制好。

而整件羽絨服還要外包給服裝廠,生產進度就不能是自行控制的了。

需要賀楊山跟進服裝廠那邊,無比看好羽絨服的生產進度。

另外,羽絨服質量一定要有保證,這是他們生產的第一批羽絨服,一定要把品牌打出去,讓人們把融暖牌羽絨服和質量好高檔貨掛上鉤,就會產生虹吸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買。

羽絨服最怕的就是鑽毛,鑽出去的毛全都粘在裡面的毛衣上,一脫下羽絨服滿身的毛,那種尷尬簡直難以言說。

姜沁自己沒有經歷過,不過她上輩子聽同學的表姐說起過。

同學表姐是八零後,小時候穿過那種亂鑽毛的羽絨服,給她們形容過是個什麼樣子。

“儘管我們要節約成本,但絕對不能在犧牲羽絨服品質的前提下。羽絨服質量必須有保障,內襯要用雙層,切記不能鑽毛。”

姜沁說。

賀楊山拿個小本本全都記下來,“好的,面料我去跑,一定買最好的。”

“你別跑面料了,我這裡有好面料,你就負責跟服裝廠溝通,面料我們自己提供,讓那邊把控好質量就行。”

姜沁空間裡一大堆的面料沒地方放呢,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也不用擔心用完了不夠,她現在每日簽到都能收穫不少獎勵。

賀楊山點頭,“行,那就這麼說定了。服裝廠那邊你別擔心,我和那邊的廠長已經混熟了,而且咱們的訂單量大,他現在都是首先保證咱們的產品,而且質量上我會一直監督的。”

有賀楊山的保證,姜沁基本放下心來。

賀楊山這個人還是靠譜的,不然當初姜沁也不會那麼放心地跟他合作,而且一合作就是這麼長時間。

姜沁想了想,又道:“等咱們的羽絨服投入市場大賣後,一定會有同類產品跟風出現在市場上。這個時候咱們拼的一個是質量,一個是款式,還有就是價格。不求咱們的羽絨服是最便宜的,但一定是價效比最高的。”

“價效比?那是什麼意思?”

賀楊山疑惑地問。

姜沁給他解釋了一下,賀楊山理解能力很強,很快明白了價效比的意思。

“乾脆咱們就薄利多銷,把價格定得相對低一些,這樣也能防止其他跟風者搶佔市場。”

賀楊山思路是對的,不過姜沁心裡還有其他想法。

“光是打價格戰還不行,這樣我們利潤太低了。我看可以採取一些更為新鮮的方式,勾起顧客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來了解咱們的衣服,進而買下來。”

賀楊山一愣,“啥新鮮的方式?”

姜沁說了幾個,包括在門口弄一個櫥窗,擺上塑膠模特,吸引來來往往的潛在顧客。

再有就是搞新品酬賓,在羽絨服剛上市的指定時間內搞特價,讓大家在這段時間瘋狂購買,有助於快速回籠資金,再投入到後期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