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才只是網路最低端的利用。

想要實現全方位聯網,還需要一系列實現網路通訊協議的硬體和軟體。

這部分資料姜沁利用超級模擬器下載下來,簡單歸納後向上面打了個報告,表示自己需要一個專家組來協助。

要鋪設整個網路,涉及到的專業太多了,尤其硬體部分。

姜沁一個人忙活,那要忙活到天荒地老。

這次她乾脆放手,把各個部分細分下去,讓各領域的專家們來完成。

報告經由王衡轉交給了上面,兩天後得到了同意的批覆。

與此同時,一大批專家被集結起來,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參與到網路專案中來。

這些專家被挑中時,好些都是懵的,不知道上面要給什麼特殊任務。

最終,他們也不知道整個專案的全貌,每個人都僅僅被告知了和他有關的那部分內容。

由於這次的專案太龐大,姜沁和上面一起制定了計劃,給專家們各自分配任務,最終由姜沁來把控全域性,將被拆解的部分組合在一起。

也因為這,儘管這次專案任務很重,可對姜沁來說,卻是最輕鬆的一次。

她每天能按時結束工作回家,時不時的還能去教室裡露個臉。

姜沁和付紹鐸兩個人跳級到大三後,他倆就成了全學校的傳奇人物,後面學校默許了兩人不用上課,只要期末考試能拿到好成績。

付紹鐸每天去七機部上班,忙活著他的導彈實驗,晚上回了家才有時間看書學習。

姜沁心疼他,還是照著在泰山核電站時那樣,幫他歸納重點,做筆記,可以大大節約時間。

中間姜沁抽空去了一趟機械廠,上次郝廠長接了錄音筆、耳機等裝置的單子,小賺了一筆。

他把其中一部分拿出來,作為給姜沁的提成。

末了笑呵呵地表示,以後還要生產什麼,儘管找他。

一段時間沒來,姜沁發現機械廠變化很大,廠區旁邊的空地,目前正在建設中,看樣子是在蓋廠房。

廠裡招收了一大批年輕工人,由老工人帶著做前期培訓。

工人們眼睛亮亮的,每一張臉上都帶著十足幹勁。

姜沁想起上輩子在網上看到的七八十年代老照片,照片上那一張張充滿朝氣的面龐,和眼前工人們的面龐重疊在一起。

或許物質上不富裕,可他們的精神卻無比充實。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生動而有活力,永遠帶著希望。

姜沁被這種氛圍所感染,好心情持續了很久。

網路雛形差不多搭建成功時,冬天也到來了。

外面飄起雪花,下起了這一年第一場雪。

付母和付珊把姜沁送給她們的棉襖拿出來穿,棉襖不僅輕薄保暖,款式也好,走到哪裡都有人問起。

同樣的棉襖,姜沁也送給了詹玉敏和兩個大嫂一人一件。

她回孃家送棉襖的時候,在樓下就聽到詹玉敏大嗓門在罵人。

“滾吧你,我們家永遠不歡迎你!有多遠滾多遠著!”

姜沁心頭一顫,不知道誰惹到詹玉敏了,光聽聲音就知道她動了怒。

平時詹玉敏也經常會說酸話,抱怨啥的,但那都是小打小鬧,一聽就知道不是真生氣。

而今天不一樣,她語氣裡的憤怒擱著幾層樓都能感受到。

姜沁三步並作兩步往上走,剛上到二樓,就看到一個人影從上面匆匆往下跑,詹玉敏站在樓梯上面把一袋東西往那人身後扔。

砰地一聲,東西砸在地上,把那人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