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晶片的用途(第1/2頁)
章節報錯
照片一次洗出來兩聯,剩下的都放在家裡。
臨離開京市,付紹鐸拿了一張夾在筆記本里。
太想她了,就拿出來看一看。
看了不知道多久,忽地門口傳來開門的吱嘎聲。
付紹鐸趕忙把照片重新夾回到筆記本里,放回抽屜。
齊華業走進來,手裡端著臉盆,脖子上搭著毛巾,頭髮還有些溼漉漉的。
他是付紹鐸的室友,同樣從京市大學過來的,跟付紹鐸在一個系。
兩人學校一樣,年齡相仿,原本在學校時並不算熟,到了西北後住在一個寢室,現在已經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齊華業一進屋就大著嗓門道:“聽說又要從京市調一批學生過來,這次調的不是一線學校了,要從二線學校調。”
他口中所說的一線二線,是京市大學生自己排的學校名次。
京市大學必須妥妥的一線。
其他稍遜一些的,才是二線。
“調人過來這是好事,基地需要的工程師太多,咱們現在的人數還遠遠不夠。”
付紹鐸從椅子上站起來,往臉盆架那邊走,打算也去洗漱一下睡覺。
“但願吧。二線學校生源良莠不齊,別來些不學無術的就好。”
齊華業嘟囔了一句。
光刻機的零部件在機械廠一干工程師的爆肝下,提前生產了出來。
因為暫時只需要製造供生產數控裝置用的晶片,而且都是要運往西北鋼鐵基地的,因此數量不用太多。
第一批,姜沁和王衡、郝廠長商量,先生產五臺出來。
郝廠長聽到只要這麼幾臺,當時就表態。
“只要生產線成熟了,想要多少臺都行。要不咱們還是多生產些吧,全國這麼多地方,咋的也的一個地方几臺呀。”
王衡被他說得也有些意動。
不過這個提議被姜沁果斷否了。
“不需要生產那麼多,後續我還會繼續最佳化裝置。目前生產出來的光刻機太粗糙,等後面不著急了,我再改進一下。”
姜沁一番話,把王衡和郝廠長都弄得愣怔住了。
兩人大眼瞪小眼。
啥,小姜說太粗糙,還能改進成更好的?
兩個腦袋同時轉向第一臺試生產的光刻機,左看右看,多完美的裝置呀,哪裡粗糙了?
最後還是按照姜沁的意見,機械廠這邊先生產5臺光刻機。
有了第一臺,後面生產起來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幾天功夫,就把剩下的四臺都生產了出來,加上先前打樣的那一臺,剛好五臺。
五臺光刻機,全部組裝都是姜沁一個人在做。
按照光刻機的複雜程度,設計到的學科和人員是非常多的,不然像M國那樣的超級大國,也不需要糾集多個部門一起研製了。
京市大學成功組裝成光刻機,即將投產晶片生產的訊息不脛而走。
當然,這個不脛而走,指的只是科學界一個非常小的範圍。
一開始沒人敢相信,畢竟光刻機M國才剛研製出來沒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