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再過兩三天才會傳出四州,之所以瞞著,你也知道原因。

西戎退軍,東瀛勢起,大夏決不能在這個關口亂了。”

趙遠緩緩道,“至於洛侄女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陌州可以任你與駙馬同行,甚至我們還能把你一路送去京城,只要你應下一個條件。”

洛雲仙敏銳的察覺到氣氛的變化,心中生出一陣不詳的預感。

——兩日前,大夏境,京州,京城,金殿。

三省六部,百數官員已經離開,金殿重新恢復平靜。

朱銳站在龍椅邊,面色平靜。

“殿下,看來他們的確不在了,是我們想多了。”,衛忠站在朱銳下方,恭敬道。

“或許吧。”朱銳道,一切都朝著最好的方向前進。百官並未深究帝王的逝去,八百年大夏,穩坐皇位的從來都是朱家子弟,對於皇家的內鬥,百官是不關心的,或者也沒有權力關心,那是內侍和墨家負責的差事。

雖然墨家缺席了,有內侍的說法已經足夠給出官面上的說辭了,再沒有第二位皇族插手的情況下,百官無權就此問責。

只是——

“沒想到父皇還留了一手。”朱銳哼了一聲,“被擺了一道!”

“陛下早早就預想到了這一步?”衛忠問道,他自問武力不俗,可惜謀略一道就完全不是這群皇族的對手了,現在頗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

“有這心思的可不止孤一個,一個拖延的手段罷了,也不是隻有父皇用過。從前孤就知道了,三省六部只有完成手上二十八天的政令,才會接受新帝的旨意。”

朱銳冷冷道。

“不能縮短些時間嗎?”衛忠問道,

“至少目前辦不到。”朱銳想了想,“就連孤的登基大典,也要等二十八天後再議時間,一旦出了岔子,不但時間會再次延長,孤的地位也會被質疑。”

衛忠點點頭,隨即道,“那齊王——”

依他的意思,既然沒有其他皇子作梗,那位假象的對手不存在,最後的齊王也就失去了價值。

“現在不能動手。”

“為什麼?”

“這一個月是關鍵時期,孤留住他的性命,就是為了打散他的兵勢,讓那些個兵卒還有些依託。一旦動手,東部靈州,越州必亂,孤也會受到百官質疑,屆時登基大典也會受到影響。”

朱銳簡要的解釋道,話裡的意思其實衛忠也明白。

早前欲殺齊王,是為了博取一線生機,現在他的大勢將成,需要的是儘可能多的保住九州安定。否則,大夏雖是姓朱的,難保不會有宵小乘勢而起,割據為王。

“可惜了,只要赤水在手,何愁天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