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楓瑾輕皺眉頭,摸了摸拇指上的扳指,喃喃道:「這麼說,這一大批糧食,此時就藏匿在潁州的某個地方?!」

殷正茂撓了撓鼻尖,遲疑道:「按理來說的確如此,可潁州說小也不小,範子敬究竟將糧食藏到哪裡,就不得而知了……」

羽楓瑾卻向他微微一笑,用鼓勵的口味說道:「找到範子敬的糧倉,對殷總管來說,應該不是難事。如果這一次,咱們能拿回那些糧食,一定能救不少人!」

這句話鼓舞了殷正茂,他立刻站起身來,拱手道:「殿下放心,殷某一定竭盡全力,查出範子敬的糧倉!」

說罷,他一刻也不敢耽擱,向羽楓瑾拜別之後,立刻趕回分號。

羽楓瑾站起身來,走回到書案旁,卻發現方才自己寫的詩文竟不見了。

他看了看又被風吹開的窗子,還以為詩文被風吹走了,便也沒放在心上。

——求籤——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格外秀美、空氣涼爽宜人。陽光鋪灑在幽靜的松林間,一眼望去,滿目樹木茂盛、幽深秀麗。

一輛馬車緩緩停在國清寺門前,殷總管跳下馬車開啟車門,沐芊芊和鹿寧相繼跳下馬車。

一位法相莊嚴、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帶著幾位小和尚迎上前來,向二人合掌施禮,口唸著「阿彌陀佛」。

鹿寧向方丈合掌還禮,隨即向殷正茂一揮手,幾個兄弟抬著四五個大箱子走向前來。

鹿寧將箱子一一開啟,只見裡面裝滿了金銀、穀物、布匹等必需物品。

看得一向清心寡慾的和尚們也相視一驚——災荒之年,還有人能拿出這麼多金銀來供奉香火,著實罕見!

鹿寧微微欠身,向他們解釋道:「方丈,這是我們馬幫這次的佈施,還望方丈收下。」

方丈畢竟見過世面,連忙合掌施禮,微笑著說道:「阿彌陀佛,多謝女施主的慷慨佈施!」

說著,小和尚引著馬幫兄弟,將幾個大箱子抬進廟中。

方丈引著鹿寧等人前去偏殿吃素齋。

喝了一口茶後,鹿寧開門見山的說道:「方丈,其實這次我來,是有事相求!」

方丈處變不驚地問道:「不知貧僧能做什麼,為女施主解憂?」

鹿寧淡淡一笑,說道:「雖然方丈不問世事,應該也知道,翊王殿下在潁州賑災之事。」

方丈捻鬚頷首,緩緩道:「善哉善哉。這次潁州的洪災,給百姓們帶來了滅頂之災,要不

是翊王殿下霹靂手段、菩薩心腸,潁州百姓還不知要遭受多少罪。」

鹿寧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眼下災情雖然得以控制,可百姓們恢復正常的生活,還有一段距離。百姓們還是吃不飽,對生活也沒有希望,因此發生了許多***。我們馬幫雖然勢單力薄,也儘量在施粥贈藥,積極配合翊王的號召,讓百姓儘快從災難中走出去。所以,我希望貴寺也能盡一分綿力,幫幫潁州百姓!」

方丈合掌問道:「阿彌陀佛,如果能幫著百姓儘快脫離苦海,貧僧自然義不容辭。只是不知,翊王希望鄙寺怎麼做?」

鹿寧微微一笑,為他斟了一杯素茶,誠懇地說道:「不難。我方才看到,這場洪災毀了許多廟宇,我希望方丈能夠以提供三餐為酬,招募難民過來修繕。這一來,毀掉的寺廟可以儘快修復;二來,那些災民能吃飽飯,還有活兒幹,就不會再鬧事了。豈不是一舉兩得?!」

「阿彌陀佛。」方丈合掌施禮,緩緩說道:「羽楓瑾殿下謀略過人,此法甚妙!貧僧稍後就將招聘的告示貼在山下。另外,貧僧與附近寺院的方丈,也有些交情,貧僧待會兒,會派徒弟去其他寺院也積極響應的!」

聽到這話,鹿寧雙眸一亮,立刻雙手合十,深深一揖:「阿彌陀佛!多謝方丈!您放心,這段期間,我會再命人送來佈施的。」

說服方丈後,鹿寧又陪方丈談論了一會兒佛法,才從偏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