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他不想打破黨爭的平衡,一家獨大的局勢,是他決不允許的!

二來,他心知肚明,王璟雖然翫忽職守,卻並非火災的主謀。

而且,在自己深陷火海之際,王肅並沒有異常的舉動。這足以證明王肅對自己的忠心,讓渝帝甚是滿意。

而那個趁勢有所舉動的人,才是他要對付的重中之重!

渝帝揉了揉太陽穴,瞪了王肅一眼,略顯疲憊的說道:「王璟,雖與火災無直接關係,卻擅離職守、疏於管理。從即日起,免去所有官職,在家禁足一個月自我反省。

另外,御守司相關人等,免去所有官職,各領一百大板,轟出盛京城。王肅,教子無方,罰俸半年!另外,重建長樂殿之任,朕交予你們父子負責,將功補過!」

聽到聖旨一下,王肅喜從中來,立刻撲倒在地,連拜三拜,顫聲道:「臣謝皇上開恩!臣一定盡心竭力,不會讓皇上失望!」

——罷免——

這樣的懲罰,讓在場所有人都傻了眼:

雖說王璟不是直接縱火者,可翫忽職守也絕對不是輕罪!可皇上不但輕描淡寫的審理完,還將重建宮殿這樣的肥差,交給聚斂無厭的父子倆!

這究竟是要懲罰他們,還是獎勵他們一箇中飽私囊的機會?!

滿朝文武各懷心思,可誰也不敢有任何爭議。

正當大家以為,這場審訊已經結束之時,卻將渝帝忽然臉色一沉,冷聲叫道:「劉炳文!朕聽聞,火災當時,你非但沒有積極指揮救火!竟還將所有城門封死,不許任何人進出,你究竟是何居心!」

方才的一幕,讓劉炳文心中五味雜陳:他既慶幸這件事到此結束,並未牽連至自己和皇后。可同時,他為皇上有意偏袒王氏父子而嫉妒。

沒想到,皇上的怒火竟這麼快轉移到自己身上。

劉炳文呆立在原地,愣了許久,一時間,還無法接受反轉如此快的事實。

回過神來,他顫顫巍巍的走出來,拱手一揖,訥訥道:「啟稟皇上!臣聽聞宮中著火,便率先抵達了現場。臣覺得那大火不似天災,倒像是有人為之,因擔心縱火之人逃離皇宮,又擔心有人趁機作亂,才命令門衛將所有宮門暫時封起。」

渝帝冷眼看著他,輕嘲道:「呵,朕竟不知,愛卿還有這等本事,還未詳加調查,竟能看出是有人縱火!你是早已知曉有人縱火,還是和那道士一樣,有未卜先知的法力!要不,朕也給你建個道觀,將你關進去修行罷了!」

話音剛落,萬歲殿中不合時宜的,響起幾聲忍俊不禁的譏笑。

劉炳文的臉上變顏變色,甚是尷尬。

「劉太傅,是誰給你的權利,讓你封鎖宮門的?你阻止他人來救火,還趁機叫來了大皇子,難道做這些,也是為了朕的安全著想嗎?」

渝帝沉著臉,兇狠的瞪著他,口吻生硬而冰冷,與王肅不同,他不打算就此放過劉炳文。

劉炳文全身一抖,越著急就越想不出對策來。

「燕榮!」

渝帝繼續高聲問道:「宮門口的守衛都是金甲衛,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你來

給朕解釋!」

燕榮不敢有片刻的遲疑,立刻朗聲回稟道:「啟稟皇上,臣當時在宮中組織救火,太傅大人封門之事,臣未能及時得到通報。等臣發覺人手不夠卻無法調來更多人時,方才去門口檢視,卻發現諸位大臣已經和門衛吵了起來。臣訓斥了門衛,將眾人放進門來,才平息了紛爭。事後,臣也處罰了封門的金甲衛!」

渝帝轉頭看向滿庭芳,問道:「滿庭芳,燕榮抵達門口之前,情況又是如何?」

滿庭芳看了劉炳文和王肅一眼,拱手說道:「啟稟聖上,當時守門的門衛並未提及劉太傅,而是傳皇后旨意,將所有城門封死。臣急於入宮檢視火情,與他們爭辯之際,大皇子殿下突然抵達正門,說是劉炳文和皇后要他速速入宮。臣和幾位大臣因此和門衛發生了衝突,直到燕統領過來,才將臣等放進門去。」

聽到皇后的名諱,渝帝的臉陰沉得能滲出水來。

他怒目瞪著劉炳文和大皇子,慢慢緊了緊拳頭,胸脯急速的一起一伏,顯然是憤怒至極。

大皇子害怕了,是真正的害怕!

涼意從腳底一絲絲升起,他渾身冰冷,汗水卻一滴滴從額頭冒出來。

如果皇上知道是他放了火,又在皇上身陷火海之時,急於入宮和皇后見面。這樣的意圖太過明顯,自己這顆腦袋,怕是保不住了!

此時此刻,他也顧不得許多,立刻走出來俯身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啟稟父皇!兒臣只是聽說您被困火海,便著急過來想施以援手,並沒有其他非分之想!至於皇后和太傅大人有什麼目的,兒臣全然不知啊,請父皇明鑑!」

大皇子這一招棄車保帥,讓劉炳文徹底陷入了絕境。他一頓抓耳撓腮之後,決定也嘗試一把,王肅剛剛用過的苦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