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中想法是把這些瓦剌全部俘虜起來,最由白雪花出來給他們求情,接著朱棣看在白雪花面子放過這些瓦剌俘虜,這樣就可以幫助白雪花在瓦剌中樹立威信了。

剛才白雪花同瓦剌王妃的對話,朱棣他也看在眼裡,所以他猜測白雪花同這些瓦剌兵似乎也有瓜葛。現在見白雪花替那些瓦剌兵求情,他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測正確。

說白了朱棣心裡想法是這樣,他猜測白雪花可能是瓦剌的人,甚至她是瓦剌公主,這樣她如果救了這些瓦剌人後,她再回到瓦剌人中去,那她一定可以在瓦剌兵中樹立威信。不過因為自己已經封了她是大明的雪兒郡主,這樣她就是大明同瓦剌的友好使者。

朱棣聽了小云兒的話後就道:「好吧,既然你們二位給那些人求情,朕就答應你們,只要那些瓦剌人答應以後不再侵犯大明邊境,朕就同意放過他們」。

這時候大明軍隊的瓦剌人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不過朱棣也下令要軍隊停止了進攻,接著雙方開始談判…接下去的事情就像朱棣預料的一樣,朱棣他以看在雪兒郡主面子上為由,決定放棄殲滅這些瓦剌人機會,這樣那些瓦剌人都是非常感謝白雪花。..

恰好這時候瓦剌首腦的漢人王妃張思吳,她開始認白雪花為女兒,也不知道白雪花是不是她的真女兒?

可是看她們如此像的面貌,白雪花直覺自己同張思吳有血緣關係,特別是聽張思吳說起來過去,她說出了白雪花身體裡有個明顯特點,而白雪花身體上恰好有這一特點,這讓白雪花更加相信自己就是張思吳失散的那個孩子。於是白雪花就同張思吳母女相認了。

接著朱棣也以看在雪兒郡主求情的面子上放過了這些瓦剌兵,不過朱棣的另外一路大軍可沒有這麼仁慈,他們已經把其他的瓦剌兵打擊得差不多了。

瓦剌兵經過這次沉重打擊後,朱棣見瓦剌暫時已經興不起大的波浪,於是在瓦剌答應臣服大明後,他就開始班師回朝….。

小云兒見白雪花竟是瓦剌的公主,他也傻了,他想邀請白雪花跟自己回去,可是白雪花她聽了張思吳的話後就拒絕了小云兒的邀請,原來張思吳告訴白雪花,她們本來是張士誠三弟張士德之後,因為張士誠被朱元璋消滅後,她們的祖先就逃到了北元….

因為張士誠張士德後代同朱元璋的後代當然有血海深仇,所以白雪花她就選擇離開小云兒,只不過白雪花她沒有向小云兒解釋這些…..。

《注:關於小云兒和白雪花身世,小云兒可能是建文帝后人,也可能是張士誠後人,更可能是陳友諒後人,而白雪花身世可能是張士德之後,更可能是蒙古皇族之後人》

朱棣作為一個文武全能皇帝,他胸懷大志,他也清楚知道如果把瓦剌兵都是消滅了,那麼韃靼的勢力就會大增。

如果沒有瓦剌去牽住韃靼的話,那麼韃靼就會重新統一蒙古各部落,到時候韃靼就會對大明構成威脅,所以他在白雪花求情下,他也樂意把人情送給白雪花,好讓白雪花在瓦剌兵中樹立威信

其實朱棣心中把白雪花當作大明的郡主,因為朱棣看出白雪花是個講情義之人,自己封了她為大明郡主,相信她不會輕易叛變自己….。

瓦剌兵經過這次沉重打擊後,朱棣見瓦剌暫時已經興不起大的波浪,於是在瓦剌答應臣服大明後,他就開始班師回朝….。

畢竟大軍征戰在外要消耗大量錢糧,這就會沉重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也會拖累民生髮展,所以朱棣也不願意把戰爭無休止拖下去..。

朱棣得勝回朝,對於救了他性命的小云兒心生好感,所以想把小云兒也帶回去,可是小云兒因為要陪白雪花就暫時留在瓦剌中。

白雪花為了瓦剌兵向朱棣求情,最

後讓朱棣放過了那些被圍的瓦剌兵,這讓她在瓦剌兵中威信大增。

再加上白雪花絕色美貌和絕頂功夫,讓瓦剌人把她當作天仙來崇拜,接著這些瓦剌兵就擁護著白雪花母女返回了瓦剌的帳篷….。

白雪花同張思吳母女相認,自有說不完的話….白雪花從母親張思吳口中得知她出生不久就突然失蹤。後來張思吳猜測白雪花她可能是被一個神秘的絕世高手偷偷抱走的…。

白雪花也弄不明白那人為何要偷偷把自己抱走,後來卻讓白鷹撿到…。

小云兒見白雪花同她母親在說悄悄話,他也不好意思去打擾,所以他就在帳篷外面無聊坐著…也許是這些日子小云兒也有些累了,他坐下不久後就在帳篷外面打起瞌睡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小云兒感覺自己的鼻子被別人捏了一下,他抬頭一看,見是白雪花美目流盼地望著自己。

小云兒見白雪花身後還站著張思吳,他也就不好意思喊了聲「伯母好」。接著他又對白雪花道:「雪姐姐恭喜你,終於找到了親人」。

白雪花因為過去都是她當家作主,她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人,所以她表現得非常堅強。可是現在她突然有母親了,有母親可以依靠的她就有些像小女人的樣子了,於是她就笑著對小云兒道:「雲兒,姐終於找到了一個家,現在你是在這裡陪著姐呢?還是去找皇帝的小公主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