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被冰凍然後脆化,在最後完全乾裂,種子會在各種高度墜落而下。

八千米的高度,足夠讓低處到高處的種子到達世界各處。

如果說這個世界有優勝劣汰,或者說出身高低的話。

那麼越是爬的高的種子,能離世界樹越遠。

世界樹因為死亡,完全遮住了一片區域,在這片區域下出生的大樹是不幸的。他們終生矮小,很難出樹頭地,這裡連護衛樹都不需要。

中高層飄蕩到赤道附近,他們自然有機會生活的更好,但因為勐烈的太陽,成為護衛樹就代表短命,而如果只是可矮樹就很難再得到成長的機會。

所以那些到樹頂的樹,有可能飄蕩到世界的盡頭。

這裡沒有世界樹,但有能長成世界樹的條件。

忘了說,整個世界的水源全部來源於世界樹。

世界樹在被冰凍的身軀,在每天正午太陽的照射下。

樹葉之上的冰霜融化,隨著脈絡從樹身流下。

整棵世界樹內佈滿了裂紋,水源會隨著裂紋向下不斷地延伸,最後隨著根系流入地面。

這也意味著,越是遠離世界樹,就越是得不到水源補給,有可能來不及長大,就被太陽給灼燒!

所以離開世界樹無法生存,但靠近世界樹無法長大。

這就是一把雙刃劍!而且每年能到世界樹樹頂的種子鳳毛麟角。

更何況如果只是藤蔓種子的話,就算到了樹頂被播撒得再遠也沒有機會。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生命極短但是可以自體繁殖的草本植物。

他們不需要透過世界樹傳遞種子,能瘋狂地向外擴散傳播。

甚至有一種叫風滾草的草本植物,可以隨風飄散到世界各地進行紮根生存。

所以世界也形成了,上半部分七成都是藤本和木本,而赤道的下半部分都是草本和蕨類植物。

草本植物和蕨類植物雖然可以自體繁殖移動,已經鋪滿了整個星球的另一側,但是他們的電神經傳輸非常微弱和緩慢,就好像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所以世界盡頭是什麼,他們知道但無法傳遞給其他植物。

而植物們奉行一個道理,世界樹才是他們的中心,星球是有邊界的。

而從世界樹越高的地方出發,就可以來到越遠的地方。

終有一天,他們不知道世界樹已經枯死,只以為世界樹高冷不跟他們對話。總有一天無限生長的世界樹,加上登到最高處的種子,遲早能來到世界盡頭。

奇蹟發生在赤道以下,世界樹最高點種子能到達的邊界處。

藤蔓植物和木本植物稀少之地,護衛樹也快支撐不住了。

當年飄蕩到這裡的樹木都是頂尖和接近頂尖的種子,今年已經沒有藤蔓植物了。

種子運用長大之後一點辦法都沒有,草本植物和蕨類植物在這裡瘋狂蔓延。

但此時木本植物中的佼佼者,護衛樹下的第二大樹有了一個想法,透過樹葉傳遞給周遭所有的木本植物。

要求他們將孕育了一年的種子交給自己,自己放棄生命慢慢挪動,將種子送回世界樹所在的位置。

說不定只用三代,就可以將種子再次送到世界樹腳下,透過藤本植物再度傳遞。

也就意味著放棄了,這一批到達最遠端的木本植物完全放棄了。

但提議發出之後,有木本植物開口,說我為什麼要去找世界樹,為什麼不試試遠離世界樹,同樣花三代的時間,說不定能到世界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