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過後,城門悄悄開啟,兩萬兵士全部上馬,整裝待發,另外一萬人排列在後,他們的任務是守住護城大陣的入口,防止敵人趁機侵入。衝陣的關鍵在於速度,之所以使用戰馬,就是為了快,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不然區區幾萬人如何抵擋百萬大軍。

護城大陣門戶大開,兩裡多長的缺口將2萬人馬顯露無疑,所有戰馬疾速衝出,然後是守陣的一萬人,他們在大陣前千丈處結成雙環陣,分二十個區域,一字排開,彼此相連,如同一朵朵奇異的大花,大陣徐徐合攏,留下20個三丈寬的入口,正好對準二十組雙環陣。

皇帝旗安年站在城牆上觀戰,旁邊是所有文臣武將,這一夜註定誰都無法安然入眠。

引雷大陣相距都城二十里之遙,騎兵速度很快,沒用片刻功夫就衝過了一半的距離,然而敵人的反應速度也不慢,大陣是他們取勝的關鍵,十萬兵士重點守護,另有十萬人駐紮在兩側,轉瞬間守陣的十萬兵士嚴陣以待,十萬兵士快速向大陣靠攏,除此之外,東西兩部各領十萬大軍趁機衝向護城大陣。一下敵軍就調配了三十萬人,10比1的懸殊,如此陣仗,無力感油然而生。

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讓寂靜的黑夜變成了不夜天,

城頭上的文武百官神情緊張,旗安年手中也浸出了汗水,不知道這次衝陣的決定是對是錯,如果騎兵不能在敵人靠近雙環陣前回歸,只能封鎖護城大陣,意味著將放棄這三萬兵馬,對於旗國來講,損失可謂相當慘重。

騎兵一往無前地衝鋒,面對層層疊疊的人牆,大多被攔截在外,無法靠近引雷陣,拼殺中有的人仰馬翻,有的噴血帶傷,有的被逼迫得節節後退,只有禁衛軍的一千人馬還在突進,他們是這次衝陣的尖刀,寄予著整個大軍的希望。

面對重重阻隔,速度受到限制,千人混雜在萬人中,戰場足夠大,敵人沒能在亂戰中及時發現,如果形成重點防禦,恐怕沒有多少人能活著回來。

旗安年將目光投向幾位都將和都帥,他們修為不俗,是敵人重點關注的物件,吸引了大批敵軍主力。各色光暈出現在身前,在軍隊中,基礎修為只有白色光暈,中階修為修煉出彩色光暈,五彩光暈方可稱為高階。所以他們在陣前很好辨認,開始時一道武技打出,周圍的敵人死傷一片,然後便有更多的敵人圍攻而來,箭矢帶著銳鳴雨點般砸落,接著就有幾道強悍的彩光衝到近前,形成一個個戰團。

城頭上幾位兵部的測算師,不時地將手伸到眼前,或握拳翻轉,或張開十指和拇指測量敵軍的距離和行進速度,測算師在軍中是極其重要的角色,測算師如同主帥的眼睛,往往一場戰爭的勝敗和測算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測算的精準度,決定著傷亡,時機的把控影響著大局。

測算師需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還要適應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優秀的測算師會將一切因素考慮在內,比如天氣,戰力,心理承受力,野獸等等。這一行變數太多,沒人敢說可以做到盡善盡美,唯有在好和更好間不斷磨礪,積累經驗。

幾位測算師測算的物件不同,每兩人一組,測算相同的物件,可以相互驗證,他們最為緊張,如果測算錯誤,代價就是幾萬條生命。

號角手托住長長的號角,隨時等待命令,吹響號角,在紛亂的戰場,這是唯一和兵士溝通的橋樑,每個人的心都高高懸起。

“火光,看,我們的騎兵衝進去了。”守城的兵士喊道。

“真的,衝進引雷陣了。”……

“燒,燒死他們!”城頭上計程車兵眼中冒光,歡呼接二連三地響起,多少天的憋屈和絕望,在這一刻終於得到釋放,每個人都揮舞著拳頭,彷彿他們的力量可以傳導到戰場,幫助袍澤殺敵闖陣。

旗安年默默地看著,火光的確出現在引雷陣中,一連串的火團升起,好像引爆了什麼材料,只是在外圍,還未深入內部,越靠近大陣中央,兇險程度越高,當然破壞力也最大。

此時的成績不能算勝利,要兵士們全部迴歸他的心才踏實。

“撤退,騎兵撤退。”兩位負責測算騎兵的測算師同時發出了撤退的請求,根據騎兵的距離和速度,結合敵軍的衝鋒,雙環陣的有效戰力,為騎兵測算出最佳撤退的時機,左丞相沒有半分猶豫,果斷地下令,騎兵撤退。

第一通號角吹響,這是給騎兵的命令,聲音低沉悠長,蓋過所有的喧囂,彷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響起,無論身在何處的騎兵,都要立刻迴歸。與此同時,雙環陣起動。

戰場上騎兵紛紛策馬揚鞭,不再戀戰,向著都城疾馳,敵人發現他們要逃,加大攻擊力度,全力攔截,雙方都明白時間是關鍵,如果拖延一下,大批敵軍將至,再想走就難了。最苦的是衝得最深的禁衛軍騎兵,衝進去已是千辛萬苦,如今還要更加賣力地衝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