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眼下還是要關注到眼前的事情。

畢竟探月成功,走完剩下的關卡,才是重中之重。

……

【其中,鑽取按照理論預計的話。】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是在1點10分左右。】

【前期大家也已經做好了預案,如果說碰到一點打不動的,鑽取失敗。】

【而且分了十級的土,只要是在考慮土的範圍之內,我們就能取到。】

【此刻,著陸器在月表工作的時間,總共48小時。】

【但由於後續的月面起飛,涉及發射視窗,和燃料等方面的限制,留給取樣的實際工作時間,只有19個小時。】

……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不是之前的那麼漫長,而是非常急迫的!

障眼法!

眾人當初都以為錯了,不對啊,怎麼時間這麼緊!

視窗期,也就是發射的最佳時機的變化,是真的有可能帶來眾多改變。

畢竟在藍星上,也只有一年兩次大概的發射視窗期。

而對於在月面上,不就更為苛刻了。

畢竟到了那裡,可沒有任何人在現場,嫦娥五號只能孤零零地自己飛回來。

所以在這麼條件苛刻的環境下,留給作業的時間真的不多。

祖龍:“就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要完成帶東西回家,這可能嗎?”

漢武帝:“若是留給朕一天,不,別說是一天了,就是半天,朕也能把整個城給搬空。”

李世民:“但那是你指揮萬軍的情況下,現在是隻有一個探測器,而且行動還非常緩慢,如果你讓一個殘疾人去搬空一座城,你看他九個時辰,能搬多少?”

漢武帝本來雄才大略,自然想的問題,此刻就有些那麼不接地氣。

結果一被李世民提醒,還真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用“殘疾”來比喻嫦娥五號,實在是有些不妥了。

但是卻還是那四個字,言簡意賅。立刻就明白了。

朱元璋:“到底能拿多少,真的能以噸來計算嗎?”

畢竟當初種花家的設想,應該說所有帝王的設想,都是我們自己拿出一噸來,不再看他人臉色。

那麼只有這九個半時辰,也就是19小時的情況下,到底能不能搬到噸這個計量單位呢?

眾人有些擔心著。

……

【可以說,十九個小時,非常有限。】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預定任務,那麼時間一到,也只能點火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