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整個萬界百姓都慌了神。

“這位皇帝,好大的口氣!”

“他自己是哪個朝代的?其他朝代也能管得到?”

“不知道!只知道這位皇帝好威風!”

而李世民都有些恍然了,“我們大唐就是萬朝第一,所有外來使團都來學習大唐文化,什麼時候天下不說漢語了?”

漢武帝:“後世到底發生了什麼?”

朱元璋:“@崇禎, 你可否知道?”

崇禎嚇壞了,“老祖宗,朕也不知道呀!”

“但是全天下說華夏話,朕贊成!”

趙匡胤:“朕也贊成!什麼鷹語鳥語的,統統滾蛋!”

乾隆:“我現在也舉雙手雙腳贊成!”

笑話,如果現在乾隆不好好表現,天罰則只會更加嚴重。

乾隆:“我們華夏這麼厲害,就應該讓他們學習我們的語言!就應該把他們那什麼鳥語廢了!”

……

顯然華夏所有百姓的情緒全被調動起來了。

但所有帝王畢竟這段歷史也聽過, 更感謝這位帝王的舉措。

在這位帝王統一全國之前, 天下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分崩離析,各有各的文字、習俗。

不少雙方的節日在同一天都會大相徑庭。例如某些日子在這個諸侯國代表著喜事。

然而在另外一個諸侯國卻代表著喪失。

種種此類習俗,經過上百年、上千年演變,逐漸向分裂的方向發展。

不僅文化交流受到了影響。

文字不同,對於朝廷政令的推行也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因此統一文字,便是當務之急。

書同文,就意味華夏各族有了聯絡, 有效推行了政令的下達。

讓所有人有了一種統一的認同感!

這些統一的民族之感,是西盟種種國家都沒有的。

所以那歐陸才會分裂成諸多國家,始終沒有形成鐵板一塊。

若是中原沒有書同文等舉措,也許也會如同西盟國家一樣。

所以眾帝王在這一點上,皆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甚至是連感謝都來不及。

……

【入榜原因三,創立“皇帝”之名!】

【之後其一系列的豐功偉績, 已經遠遠超過了歷代君王!】

【故而他覺得,“王”這個稱號, 已經不足以彰顯其偉大。】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

【“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