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安史之亂,華夏之轉折!(第2/5頁)
章節報錯
唐武宗、唐宣宗,則是大唐最後的希望。
唐武宗:“安史之亂豈止是七年,都一直延續到了朕這裡!”
“盤點中也說了,朕的會昌中興,為什麼是‘興’,還不是前面你們幾位祖宗留下的禍患太多了?!使得我們只能復興?!”
唐宣宗:“@李世民,老祖宗,朕雖然覺得有些配不上,但是總有人稱朕是小太宗,說朕的大中之政,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也許大唐在朕之後,還能走很遠吧。”
此時,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曄、唐廢帝李裕、唐哀帝李柷全都沉默不語。
其他大唐皇帝們還不知道這五個戰五渣到底有多讓人恨鐵不成鋼。
而到這裡,李世民似乎已經有所察覺。
大唐,一個盛世巨唐,有可能就在安史之亂這裡出現了拐點!
……
而盤點,也在這時候開始。
【大唐番外影片盤點】
【安史之亂!】
【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發動的戰爭!】
【此事件,導致大唐由盛而衰,並使唐朝人口大量喪失!】
【國力銳減!】
【禍患無窮!】
……
頓時,唐玄宗李隆基整個人全都怔住了!
之前在盤點盛世之時,誇獎他的開元盛世多麼厲害,到這裡用詞就多麼犀利!
甚至可以說是不留情面!
將他李隆基的面子放在天下人的面前供人去踩!
顯然,這才只是開始!
……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失去了土地,成為流民。】
【再加上唐朝最高統治集團的日益腐化,唐玄宗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權傾朝野,任意揮霍,宮中專門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餘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胭脂粉錢就上百萬。】
【其楊氏一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銀糜爛的生活。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且朝中更是有壞人!】
【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異己,培植黨羽;】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徇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
【而安史之亂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朝廷和地方軍閥勢力的矛盾!】
【胡人不可入相,但唐玄宗卻重用胡人,認為他們和世家黨羽沒有瓜葛,反而會比較忠心。因此將藩鎮大權交由安祿山掌握。】
【並且還覺得虧待了胡人安祿山,不夠寵他,另一方面,也是安撫安祿山,於是更是擴大了安祿山手底下藩鎮的數量!】
【唐玄宗也因為長期的安逸而逐漸怠政,為了省力,他在邊疆地區劃分出若干藩鎮,由最高長官節度使統領軍政大權。】
【地方軍事建設,地方政務管理以及稅收,全有節度使一人說了算。】
【唐玄宗的理想很豐滿,邊疆節度使如此,便可以作為朝廷的屏障,在外圍替唐朝皇帝抵擋蠻夷,這樣,他就可以安心地在內地,享受著榮華富貴,歌舞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