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2049的世界(完)(第2/4頁)
章節報錯
華國還算好的,畢竟幾千年的傳統擺在這,歐羅巴和阿美利肯都已經在全力研發人造子宮技術了。
甚至這些國家,聯絡科學城裡的研究員,開高價讓他們研發人造子宮技術。
說回科學城,在科學城裡,研究員的成果歸科學城所有,但是是否要出售,出售給哪個組織,這是成果的研發人所有。
包括產生的收益也是科學城和研發人五五分成。
而科學城對於研發的利好作用,裡面成功者能夠獲得魔腦,再加上科學城在戰爭時期的安全。
讓這裡成為藍星科研人員心目中的聖地。
能夠在裡面捲成法師的,要有反覆成功的成果,還需要被梅林認可,因此在地位堪比諾貝爾獎獲得者還要更高。
當然單一成果的含金量未必有諾貝爾獎獲獎成果高。
但是架不住能夠持續輸出研究成果,而且有延壽藥劑,研究生涯也比一般人要長。
在外界,把科學城裡沒有轉正的叫實習研究員,實習轉正沒有成果的叫一級研究員。
轉正有一個成果叫二級研究員,以此類推。
獲得魔腦的叫法師。
到了2049年全球的法師數量已經突破五千名了。
以至於在大國,法師管理都要釋出專門的法律。
在立法過程中,大家都得去英格蘭借鑑相關經驗。
英格蘭是法師管理最有經驗的國家。
“從天文觀測來看,我們可以著手在明年開春正式開始捕捉(61781986 DA了。”
羅舒在火星基地裡完成這一輪的觀測後說道。
經歷了一路的顛沛流離,羅舒先是利用魔法世界,成功獲得了科學城的入場券。
然後在科學城裡發表了三個成果,成功成為法師。
最後成為人類火星聯合觀測站的首席負責人。
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傳奇的一生。
人類雖然在火星建造了基地,但是火星上的礦物質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
從火星基地的建造到基地的擴大,大部分物資甚至還要從藍星運過來。
即便在2049年,可控核聚變已經完成落地,配合生物光伏和其他新能源技術,能源是無限的。
同時常規的行星系旅行能源採用的是可充電的氫燃料電池。
但是靠藍星輸血,對於在火星上建造城市,然後逐漸把火星打造成宜居星球來說,還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
火星上有大氣層、豐富的二氧化碳,有液態水,晝夜交替也和藍星類似,一天在24小時39分鐘。
但是火星的問題在於沒有礦產資源。
月球好歹有能夠用於核聚變的氦 3。
這裡不夠嚴謹,火星不是沒有礦產資源,而是地表的礦產資源少,想要開採得往下挖。
這個不太實際。
經過藍星航天領域的專家們論證之後,認為與其在火星挖,不如去小行星帶捕捉(61781986 DA。
 61781986 DA距離藍星大概2880萬公里,以人類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快速度16.7千米每秒計算,到達1986DA只需要花20年。
比藍星到火星的距離還要更近。
以現在藍星的火箭速度,大概只需要三年時間就能夠到。
火星到1986DA的距離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