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伏自然不用多說,在市場上是一個絕對壟斷的地位。

同時生物光伏跟傳統光伏比,完全是一個碾壓的態勢。

目前只有華國還依靠政府補貼,在勉強維持它的傳統光伏產業鏈。

當然傳統光伏在這個時代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它能夠在光伏建築領域作為生物光伏的一個補充。

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

至於政務人工智慧,其他國家對此是存在疑慮的。

即便北歐三國想引進,也是來獅城反覆實地考察,最終才決定購買。

主要還是因為價格昂貴。

因為政務人工智慧是收取管理費用,按照你之前每年政府預算里人員預算來支付。

以冰島為例,冰島最近五年平均每年在政府人力成本上投入多少,未來五年每年的人工智慧使用費就是多少。

最終冰島率先引入人工智慧,然後丹麥和挪威陸續跟獅城方面達成協議。

這三塊是獅城目前的主要來源。

加上裁撤軍隊,以及公務系統,獅城政府的財大氣粗程度遠超之前。

說白了如果鄭理願意把延壽藥劑開放售賣,光是這個收入至少是以千億計。

整個藍星的國家們體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態勢。

網際網路強國,並且本身有一定製造業基礎的國家,也就是傳統的發達國家們以及少數發展中國家,在產業轉移和升級中享受到了紅利。

以歐羅巴聯盟為例,本來已經要被人口問題和能源問題乾的死去活來。

北邊的鄰居動不動就拿你的領土安全和能源安全來威脅你。

之前過了二十多年依賴北邊鄰居便宜天然氣和石油,後來斷了,斷了也就斷了。

斷了之後opec也跟著減產。

疊加內部自身的人口老齡化、享樂主義盛行和極端的政治正確。

本來都要奄奄一息,活不下去,各大歐羅巴聯盟的高精尖製造業巨頭們紛紛要去華國建廠。

巴斯夫在湛江投資百億歐元建造工廠,默克電子在張家港建廠,蔡司光學更是有史以來首次在華國建廠。

類似的新聞有很多,基本上這些高精尖巨頭們在20年代初都選擇了加大在華投資力度。

歐羅巴聯盟看上去像是老大和老二幹架前,先被幹倒的老三。

結果不管是魔法問世,還是人工智慧和工業智慧化的快速發展,都為歐羅巴聯盟續了一大口命。

生物光伏更是幫歐羅巴聯盟補上了最後一塊短板。

歐羅巴聯盟不缺技術也不缺錢,同時也不缺研發力量。

他們缺的是中低端勞動力和廉價能源。

工業智慧化和生物光伏完美的幫他們解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

想讓主流民族生育太難了,引進非主流民族又不甘心,現在好了,人工智慧替我們幹活。

對華國來說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