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渺渺下意識道:“鵝廠肯定不會同意。”

鵝廠作為華國個人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橫跨超過二十年的網際網路巨頭,社交是他們最最核心的業務。

這一點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明確。

鵝廠如果沒了社交,那它就變成無源之水。

就像失去搜尋引擎業務霸主地位的雅虎,手握再多現金也只是慢性死亡。

鄭理淡淡道:“現在不可能不代表以後不可能。”

“當虛擬現實實現的時候,那將是全新的時代,如果這個產業是由科創生物引領的。”

“那麼鵝廠沒有反抗餘地。”

鵝廠在2020年敢透過出臺出臺《關於規範公眾號內虛擬支付行為的公告》的辦法對蘋果稅下手。

希望藉此將百分之三十的蘋果稅抹去。

但是如果換在2011年之前, 鵝廠是絕對不敢對蘋果稅動手的。

當時微信還在和米聊大戰,網際網路社交通訊行業遠沒有到成定局之時。

換做虛擬現實是同樣的道理,在一開始直接扼制住鵝廠,他們是沒有太多辦法抵抗這種降維打擊的。

看著周圍嬉笑歡鬧的情侶,李渺渺心裡湧起一陣後悔,自己幹嘛要提工作。

不過已經開頭了, 而且見鄭理難得有這麼濃的談興。

她也只好接話道:“科創未來裡鵝廠的股份佔比和我們相差無幾。”

“未來技術成熟之時,我們很難繞開鵝廠, 除非另起爐灶。”

鄭理只提了一點:“技術專利依然在母公司手裡,科創未來獲得的只是技術授權。”

李渺渺很快反應過來:“所以等專利到期,我們完全可以商量股份的重新分配。”

“更別說後續虛擬現實配套技術只要掌握在科創生物手裡,那大米和鵝廠不得不接受我們的重新分配股份比例。”

任宇之前提到的讓黑鯊轉型搞腦機連線VR的配套產品研發,為的就是避免出現這種事。

只是他們的小心思在法師面前等於白費。

而且鵝廠本身就沒有做硬體的基因。

嗅覺神經訊號和電訊號間的相互轉換,這就不是堆資源能研發成功的。

考慮到成本和使用體驗間的平衡,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嗅覺模擬器的研發難度不亞於能透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

單純的嗅覺模擬器,或者後續作為虛擬現實裝置的組成部分,價格太高的話同樣不會有市場。

早在2017年,瓦倫西亞的一家企業當時就聲稱能將最多十種味道傳達給VR使用者。

這十種氣味包括蛋糕味,莫吉托,鯷魚味還有溼地味等。

但是該產品的定價是1500米元,只是嗅覺模擬器部分要1500米元,怎麼可能有市場。

李渺渺繼續道:“對於鵝廠來說,他們不得不妥協。”

“因為真正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手裡,哪怕是VR系統我們手裡也有40%的股份。”

“相比硬體技術的突破,系統的開發難度要低了不止一籌。”

虛擬現實的實現有很多技術難點要克服。

換在2016年的VR元年,這些問題的克服聽上去太過遙遠, 但是現在已經是2024年了。

視覺效果、眼球追蹤、無線傳輸、觸覺反饋等等這些都有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

眼球追蹤技術已經透過科創生物的腦機連線方案得到了徹底解決。

唯一差的是電訊號轉換成神經訊號, 並且讓人類大腦接收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