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人還是組織,大多隻會重複自己曾經成功的路徑。

想完全靠內力實現改革,這太難了,縱觀人類歷史,鮮有成功案例。

高麗從上到下,也知道過於依賴出口,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健康穩定。

他們的佔地面積和國民數量導致他們沒有選擇。

只能重複曾經的成功經驗。

想變革也不知道要從甚麼方向入手。

這時候需要有外力的刺激。

當年霓虹簽了廣島協議之後泡沫被戳破,此後從基建刺激經濟發展的路線,轉變為投資全球的路線。

霓虹對外淨資產規模已經連續四十年位居全球各國榜首了。

就好像華國從上到下知道地產屬於打興奮劑,能讓你一時亢奮,但是無法從根本上提高體質。

直到虛擬現實的出現,華國的地產泡沫才有被戳破的趨勢,他們才知道不能再走這條路了。

虛擬世界出現後,再怎麼鼓吹地產的必要性,有購買力的華國居民也不會再相信。

同樣是外力,導致的變革。

靠自我發現,並且轉變發展路徑,這太強人所難了。

高麗沒這個能力。

像高麗、霓虹、彎彎、獅城,這些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國家或地區,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格外依賴海外市場。

縱觀這四個在經濟發展上些許類似的國家或地區,會發現高麗對外投資額是最少的。

他們嚴重依賴外貿經濟,由於他們的對外出口產業大多屬於高附加值的產業,因此產業大多留在本土。

以2010到2020之間的資料為例,霓虹對外淨資產總額接近三萬億米元。

對外淨資產是指將海外持有資產減去負債得到的數字。

即便刨去霓虹手裡持有的1.2萬億美債,霓虹的對外淨資產也超過了1.5萬億美元。

在華國大筆減持美債之後,霓虹是全球持有美債數量最多的國家。

而高麗的數字不足六千五百億,刨去持有的美債之後,就更少了。

獅城海外淨資產在兩千五百億米元左右,刨去規模在一千億的米債,獅城海外淨資產在一千五百億米元。

海外淨資產佔GDP比例略高於高麗。

彎彎屬於特例,海外淨資產規模極高,超過了萬億美元,持有美債數量也不過兩千億的規模。

要知道高麗的GDP是彎彎地區的2.7倍左右。

從實際上的資料可以看出,這四個類似經濟體中,高麗是最不喜歡對外投資,在海外建廠的經濟體。

這種資產配置導致風險集中度很高。

還是因為最初路徑導致的,高麗的原始資本積累就來源於大肆借債,以政府的名義找國際資本借債。

他們的高速發展路徑來源於此,導致過度依賴海外的資本。

霓虹的原始積累來源於二戰,彎彎的原始資本積累來源於華國本土帶過去的財富。

對於高麗來說,這是無法避免的宿命。

高麗又不像歐羅巴大陸,受到了阿美利肯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在1945到1953年之間,阿美利肯對於世界範圍的馬歇爾計劃援助金額是443億米元。

這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四百多億米元。

馬歇爾計劃分為贈款和貸款,其中對於整個歐羅巴地區的直接贈款超過了百億米元。

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下,即便阿美利肯提出阿美利肯優先,也只是消耗他們積累的地緣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