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鵝廠的研究機構直接就叫鵝廠研究院,其實成立時間比達摩院和2012實驗室成立的時間早得多。

主要還是名字取的不好,外界都沒啥認知。

科創生物自然也有自己的研究機構,就叫未來研究院。

未來研究院因為待遇在內部聞名。

“有可能,我們跟花為搞的工業人工智慧,就是未來研究院牽頭的。

估計這一次的真實偶像,也是未來研究院研發的。”

“又尼瑪偷偷摸摸放了顆衛星,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我剛剛試了一下,真的很神奇,你可以在VR裡捏出一個3D人物形象,然後讓這個虛擬形象替代掉其他的原本的人物。”

“把原影片導進去?”

“是的,把原影片導進去,然後指定角色替代。”

“那之前因為演員問題被下架的影視作品,豈不是都可以換個人就上架了?”

“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可以的。”

“過氣影視作品翻新之後重新煥發生機,我聽上去怎麼感覺和老遊戲翻新一個套路呢?”

“這可是商機,我都想去做這個了。”

華國很早之前就有發現商機的遊戲公司,專門將一些老網遊在新的伺服器裡復活。

他們會對老網遊進行一些針對化的改造,比如增加功能,然後對相容性進行解決,還有畫面最佳化等等。

即便如此,最佳化一款老網遊的成本也遠遠低於重新開放一款新遊戲的成本。

其實這個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傳奇上面,傳奇這款遊戲一直到今天都每天出現在遊戲廣告上。

各類過氣不過氣的藝人為它站臺。

大家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人員,很快意識到這是機會啊,翻新影視作品和翻新網遊是相同的玩法,甚至影視作品還更賺錢。

“這既然是機會,不免把格局開啟。”

“並不是只能翻拍下架的影視作品,正常放映,劇本不錯的影視作品,同樣可以把你不喜歡的演員換成虛擬形象啊。”

“比如郭導的小時代,把這幫演員換成虛擬形象不好看多了?”

“不,你錯了,郭導的小時代,看的就是演技爛,演技好了誰去看它啊?”

“不過這確實是路子,金庸的武俠翻拍了一茬又一茬,還是有電視臺會買。”

“真實偶像這個應用還能對影片畫面進行最佳化對吧?換個臉再把畫面效果進行最佳化,誰還能看出來是原本的影視作品呢?”

“臥槽,這不應該叫真實偶像,應該叫娛樂圈核按鈕啊!”

“就是有點貴,按月付費,每個月的收費在一萬元。

然後剪輯的影片想要匯出的話,每分鐘一百元。

也就是說,你可以剪輯影片,自己看沒問題,但是想匯出放到影片網站上的話得另外付費了。”

“也就是說個人使用者基本別想使用了,只有商用機構才玩得起。”

“也不一定,一些有錢人也玩得起,或者一些大的UP主絕對玩得起。

這個價格,說實話不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