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嫁接(第2/2頁)
章節報錯
替代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五。
因為人工智慧技術和生物計算機技術是配套的,二者相輔相成。
生物計算機搭配的邏輯,比起藍星的二進位制底層邏輯,更加能夠適配人工智慧的需要。”
雷君有些恍惚,他聽完之後,認識到除了虛擬現實之外,其他兩項技術,會對藍星造成比虛擬現實更誇張的影響。
雷君和鄭理聊了很多,他認為這次的談話對他來說很有幫助。
價值遠遠比大米和科創生物合作更大。
雷君不僅僅是企業家,他同時也是頂級的投資人。
有了今天的這番對話,雷君不僅僅對大米未來的發展路徑有所想法,更對未來五十年要投資什麼行業,未來五十年哪些資產會值錢,哪些資產會一文不值有了全新的認識。
鄭理和雷君的談話傳到華國方面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華國方面,讓他們對和鄭理合作這件事更加能夠接受。
一個守序中立的合作伙伴,要比混亂的合作伙伴要好得多。
......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是進行教育層面的改革。
是比以往更加徹底的教育層面的改革。
我們需要真正的區分度,區分出真正的天才。
不能讓學生們靠死記硬背就能夠脫穎而出,也不是像過去十年那樣,靠考驗學生誰更細心誰就能考高分。
這兩種方式都不再適合未來的形勢。”
華國早期的教育是很有難度的,2000年之前,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內容和考試內容,難度很大。
後來難度下降了,計算和記憶力的成分上升了。
再往後那就是快樂教育,減負純考驗學生誰更細心。
因為題目太簡單,壓軸題的難度和十年前第一道大題的難度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這樣根本沒有區分度。
而且華國的教育體系有很明顯的一點,那就是嫁接。
他們最早的時候是學習USSR的教育體系,不管是宿舍還是教科書又或者是學位設定都和USSR幾乎一模一樣。
後來開始學西方的教育體系。
這導致兩邊都不靠,兩邊又都挨著點。
USSR的數學是以大量計算和難度著稱,他們的院士為年輕人編寫的數學教材,在18歲的時候就要把微積分的內容全部學完。
大概水平相當於能夠處理絕大多數吉米多維奇習題集的水平。
那個教材並不是針對天才,而是針對所有學生。
“我們可以在15歲和18歲這兩個關鍵性的節點上,提升難度。
12歲的時間節點還太早,這個時間節點,暫時可以不用改。
但是少年班可以重新搞起來了,一些真正有天賦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提前走。
另外在輿論層面不用再鼓吹快樂教育和減負教育,我們可以轉換宣傳策略。”
華國真正下定決心要轉向的時候,轉向也是很快的。
------題外話------
感謝長青1040的打賞!我這本書的第一個盟主!萬分感謝。
明天上午再更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