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華國的影響,遠比所謂的剋制GFW來的更嚴重。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產業鏈的整合。

星鏈的大規模投放,讓SpaceX實現了太空領域全產業鏈的製造能力,包括髮射、衛星製造、衛星運營和終端製造等。

SpaceX藉助這個成功打造了一個產業鏈的閉環,而且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

當然這種收支平衡只是表面上的收支平衡,實際上離收支平衡還有一段距離。

這裡的表面上是指,背靠阿美利肯的政府意志,阿美利肯境內的航空公司、消防企業等,企業和SpaceX關於星鏈網際網路的付費,比正常價格要高出不少。

能夠使用正常的地面通訊服務,也會因為要扶持SpaceX而採用星鏈。

類似的行政扶持對於SpaceX在星鏈這個專案上的收支平衡起到了關鍵作用。

因為阿美利肯能影響到的不止本土,還有不少小弟,其中霓虹和高麗兩個有錢又聽話的小弟是典型。

華國在繞月空間站和月球基地上暫時領先了阿美利肯,但是在整體航天領域,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如太空燃料和航空發動機,這兩方面的距離是很直觀能夠體現出來的。

當年阿波羅一號從藍星到月球只花了75個小時,五十年之後嫦娥一號探測器從藍星到月球花了十一天左右。

“根據剛剛NASA官方發言人在新聞釋出會上公開的訊息來看,明年阿美利肯就會進行登陸火星的第一次嘗試。

並且是真實登陸火星,不是模擬登陸。”

“老美心裡急啊,目前像歐羅巴聯盟、俄國、霓虹、楓葉國這些傳統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國家,現在都在跟我們談關於月球基地的合作。

他們習慣了航天界圍繞著他們轉,很想在航天領域再度領先我們。

不是技術上的領先,而是外界看來的明顯領先。

就好像現在我們有月球基地,阿美利肯沒有一樣。”

國際空間站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幾個國家和聯盟。

不過俄國早在2022年的時候就已經退出了國際空間站專案。

關於退出國際空間站一事,俄國最早在2021年的時候就提了。

主要是因為阿美利肯對俄國的進步火箭航天中心和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的制裁,導致了俄國提出退出國際空間站。

反正華國的天宮系列空間站也建好了,俄國想的是不如和華國合作。

雙方已經在生物儲存領域還有大型量子加速器領域展開了有效合作。

後續事情的發展,比俄國自己放的嘴炮還要快。

俄國說要在2025年退出國際空間站計劃,結果他們在2022年的時候就退出了國際空間站,然後在2022年年底跟SA達成了合作。

而等華國的月球基地建造完成後,不只是俄國,其他擁有航天員的國家都想來湊個熱鬧。

派個人去月球體驗一下,借鑑一下華國的先進經驗也是好的。

一時間SA用門庭若市形容毫不誇張。

“哈哈我也希望NASA會如此情緒化行事。

可惜他們不太可能會是因為我們的緣故。

或者說我們的月桂基地的成功啟用,最多導致了華盛頓方面接連在年中另外又撥了款給NASA。

手握接近千億米元的財大氣粗,能夠招更多的人來做這件事。

我猜測NASA應該是做好了充足準備和可行性驗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