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至少要乘一萬。”

以寶鋼為例,根據寶鋼2013年的全年財報顯示,他們由130962人,這個數字在2021年的全年財報裡變成了45405人。

要知道這還是寶鋼在2016年的時候合併了武鋼。

寶鋼的人員在過去十來年裡精簡程度如此之誇張,主要還是因為企業精細化管理導致的。

未來的十來年,人員的再精簡,則將主要是科技力量主導所導致的。

華國太大,在經濟的上行週期裡,寶鋼這點人數的失業隨隨便便就被消化掉了。

主持人問道:“那我們要怎麼來應對這一問題呢?

二位企業家在這方面的觀點是如此一致。

讓我們不由得擔心未來可能存在的失業潮。

特別對於華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製造業容納瞭如此多的就業人口。

未來面對技術進步導致的大規模失業,我們要怎麼做能夠更好的避免這一問題?”

馬斯克直言道:“這個問題無法避免。

主要就是將製造業人口引導流向服務業去。

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差距將變得更加極端。

製造業領域的強者恆強現象將變得愈發嚴重,大量中小型的製造業將無法存活。

特斯拉同樣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不管是特斯拉在申海的超級工廠還是說特斯拉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工廠,未來都是一個人力持續消減的狀態。

出於企業責任的考量,我們會給這些失去就業崗位的員工內部轉崗的機會,但是你知道的,這樣的機會可能不會很多。

這部分員工可能很多還是要面臨失去工作崗位。

對於華國來說,需要考慮的是大力支援服務業的發展,以及做好農業精細化生產。”

主持人見馬斯克不願意多說,便把話題拋給鄭理:“那鄭董,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鄭理直言道:“我們需要提高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來為個人兜底。

未來物資一定會越來越充裕。

在物資充裕的基礎之下,大力發展科技,不放棄低端產業鏈的同時,升級中高階產業鏈。

比如說華國十四億的人口,只需要一億左右的人工作,就能供養起十三億人口的生活需要。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本來就不用那麼多人工作。

工作本來就應該是少數人的事情。”

當天的高峰對話,除了開始的時候有些許的火藥味之外,後續都相當平和。

也許是馬斯克見自己提出的問題,鄭理應對的反而讓他難以回答,就沒有再想從口頭上佔據上風。

用現在主流的詞來形容,兩位是全球企業家裡的“頂流”。

當天全球觀看直播的人數突破了千萬,該話題更是在華國的各大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而又深刻的討論。

“我感覺不管是鄭理還是馬斯克,都對極其看好工業網際網路這個賽道。”

由於本屆烏鎮峰會的主題是工業網際網路,加上業界大佬們紛紛看好工業網際網路領域。

各大券商和基金週末的時候緊急加班,打算在未來半個月之內推出工業網際網路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