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因為意外來到藍星之後,鄭理透過各種手段對藍星的科技水平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後,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在這裡收穫很多。

他在法師聯盟的時候是法神,最前沿的知識依然很昂貴。

法神在很多領域有特權,一些其他方向的基礎知識都能從法師聯盟的資料庫裡免費查閱。

但是想繼續深入研究,是需要支付大筆費用。

一個文明的科學體系,是藍星最有價值的東西。

只是整個科學體系對鄭理來說意義不大,他沒有創造文明的需求。

這些的價值在於,未來鄭理回到法師聯盟後,把藍星的座標上交上去,法師聯盟會根據藍星科學體系的價值給予鄭理獎勵。

在藍星的這段時間,最有價值的是他感興趣,能夠和他原本研究方向關聯起來的知識。

鄭理最擅長的是生物計算機、生物網際網路和生物資訊保安。

當年那位佔據了一整個星球,將靈魂和整個星球融合的前輩,鄭理在他去世之後還上去研究過那顆星球的具體技術細節。

還有很多關鍵的實現節點,鄭理沒有搞清楚。

鄭理透過各國上傳關於靈魂的解讀和分析,他意識到微觀層面對靈魂進行定性分析才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

之前他們沒有往微觀層面去思考。

在法師聯盟,像粒子對撞這種,都被掌握在少數法師手裡。

知識之間沒有實現互通互聯。

更別說像藍星這種依靠期刊影響因子的評價體系。

鄭理來到藍星後,認為這裡簡直就是法師的天堂。

不過這種體系,想在法師聯盟推廣,會遇上極大的阻力。

畢竟知識意味著對魔法的理解,意味著別人能夠針對性的開發破解法術。

鄭理在藍星目前的首要目標就是弄清楚靈魂的本質,以及靈魂要如何實現無限切分。

他所知道的只有那位法師實現過靈魂的無限切分,此前最多的法師,不過是把靈魂分成了十七等份。

而且靈魂分成十七份之後,無法保持記憶以及主人格的穩定。

相當於記憶會跟著靈魂被切割,每片靈魂保管著一部分記憶。

光是一分為幾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更別說靈魂怎麼分成無數份。

在真正踏入那顆星球前,法師聯盟內部有人提出,那位法師並沒有將靈魂做切割,不過是實現了靈魂在生物體內靈活轉移。

但是這個猜想後來被推翻了,他真的做到了該星球上每個植物都有他靈魂存在的痕跡。

而且這些痕跡之間有差異。

如果是靈魂轉移,那麼靈魂存在痕跡間不會有差異存在。

鄭理的首要目標是藉助藍星的科技把當年那位法師是如何將靈魂寄生在整個星球的生物上搞清楚。

這算是他的研究範圍內,屬於是未解之謎了。

這就跟當年費馬在1621年的時候,在丟番圖的《算術》裡留下了費馬大定理,並且寫道:

“我已經找到了一個絕妙的證明方法,但是這裡太窄了,寫不下。”

過了三百七十多年之後,費馬大定理才被懷爾斯證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