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上市第五年的年報(加更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寧德時代之所以能夠享受高pe估值,是因為電池製造行業的玩家只是華國、霓虹和高麗,也就是傳統經濟概念裡的東亞三國。
而且華國的製造業優勢依然存在,對前端科研的要求沒那麼高。
投資界認為寧德時代能夠在這場競爭中勝出,換句話說寧德時代的競爭者沒有那麼強。
而且寧德時代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裡,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競爭力。
科創生物需要面臨的是歐美國家高科技企業的競爭,neuralink只是大家所熟知的企業近幾年阿美利肯關於腦機連線的初創企業超過了一千家。
同時更重要的在於大家可以去看寧德時代的財報,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不過二十到三十億之間。
之前搞了定向增發股票募集資金,一共募集了四百五十億rmb,轉頭就拿兩百多億去買現金理財產品去了。
科創生物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高達上千億rmb。
科創生物的研發內容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最前沿,如果不能一直保持技術進步,那麼就要面臨被追趕的風險。
在科研上的投入、在製造業上的投入,這些當你無法保持一個實質性壟斷優勢的時候,是很危險的。
反而pe反應的是市場目前更認可寧德時代的風格和邏輯。
現在這一現象正在面臨轉變,科創生物第二代腦機連線vr產品出來後,我們可以看到科創生物的市值到目前上漲了二十五個點。
之前pe是40倍不到,現在已經突破50倍了,可以看出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們在逐漸認可科創生物在腦機連線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短期內都不可動搖。
這個問題解決後,科創生物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在技術上已經走到最前沿,需要在研發上投入大量費用試錯。
這是所有人都無法預計的投入。
只能寄希望於鄭理能夠帶領研發團隊儘可能選對方向。
當然我是持續看好科創生物的,當年科創生物上市的時候我就買入,一直持續到今天,基本上每個階段性底部我都會做加倉動作。
鄭理是我本人非常欣賞的企業家,他能夠把他所有精力專注於科研上,然後找到一個完全信任的人幫他管理公司。
這是非常難得的,在鄭理這個年紀,能夠收束自己的慾望,能夠沒有權力慾、享受欲,身價千億依然過著苦行僧一樣的日子。
我以前也懷疑鄭理是不是裝的,後來我回國的時候跟雷君、還有科創生物的高管聊過幾次,才知道鄭理真的如傳聞中所說。
我看好科創生物的商業模式,華國要想實現產業升級,必須要有科創生物這樣的企業。
科創生物將在華國的產業升級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我也欣賞科創生物的創始人,因此我會一直持有。
除非科創生物的商業模式發生改變,或者鄭理離開科創生物。”
不止段永平一直在增持科創生物,基本上外資機構也一直在增持。
反而是華國本土的基金和券商進行了減持。
“科創生物2025年全年營業收入破五千億rmb。”
科創生物2025年的全年淨利潤可以說是略微超預期。
三年前某券商給科創生物寫的研報裡,對科創生物2025年歸母淨利潤估計是208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