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難得在家過年,,感覺怎麼樣?”

鄭理淡淡道:“沒什麼感覺,被人當猴看。”

以藍星定義裡的圖靈測試來看,日常接管這具克隆體的初級人工智慧絕對能透過圖靈測試。

不僅李渺渺這麼長時間,從來沒意識到面前和她說話的“鄭理”一直是人工智慧。

而且科創生物的高管們也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李渺渺笑道:“魔法師啊,被圍觀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我這次回家,平時幾乎沒有怎麼見過面的親戚全部在問我,你是不是三頭六臂。”“就沒有人對魔法不感興趣的。”

“甚至我姐還問了我,反正你可是目前明面上少有的魔法師,習慣就好。”

之所以說鄭理是明面上少有的魔法師,而不是唯一,是因為還有梅林的存在。

梅林展現出來的能力,可以說讓人時隔一年之後還在津津樂道。

2024年年底的諾貝爾獎頒獎現場,所有人還在猜測梅林會不會出現。

那天斯德哥爾摩的大街上,全是拿著魔杖戴著斗篷群眾們。

讓從國外來到斯德哥爾摩的嘉賓們以為來到了哈利波特的片場。

甚至頒獎典禮現場很多觀眾都cos成魔法師的模樣。

現場觀眾們時不時左顧右盼,試圖看到有哪個人站起來宣佈自己是梅林,然後施展幾招魔法給大家開開眼界。

一直到頒獎典禮結束,梅林都沒有出現,這讓現場的觀眾們和各大直播平臺前觀看頒獎典禮的全球觀眾們大失所望。

“沒有梅林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和一場乏味的電視節目沒有任何區別。

“現場的獲獎者們都有些失望”

“我想獲獎者們肯定希望由梅林來為他們頒獎,而不是一個麻瓜國王”

2023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成為了除了去年外,近二十年來收看率最高的頒獎典禮。梅林沒有出現在現場讓所有人感到失望。

甚至頒獎典禮結束後,瑞典國王問歐羅巴聯盟相關機構,我們能不能請梅林來參加頒獎典禮。

後來由於梅林沒有出現,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觀看人數逐年下降,但是關於魔法的cos卻形成了慣例。

當天斯德哥爾摩的人們會穿著魔法袍戴著巫師帽,手裡拿著魔杖。

頒獎典禮的嘉賓和觀眾們也會穿著類似的服裝。

這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年的諾貝爾頒獎周又是一個關於魔法相關的大型cos展會。

魔法元素比比皆是。

從斯德哥爾摩回到姑蘇。

剛剛李渺渺沒說完的內容是,李姝瑤過年回去私下問她,成為魔法師後和普通人會不會形成生殖隔離。

這個問題讓李渺渺大無語。

不過這個問題也有解,霓虹方面的魔法師給出了證明:不會形成生殖隔離。

望月新一成為法師的年齡是五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