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生物幾大板塊,腦機連線和內啡肽領域是主要的利潤來源。

創新藥這一塊屬於只看到投入沒看到產出。高管們都是生物醫藥領域的業內人士,知道這很正常。

但是相關的負責人心裡會著急,投入這麼大,遲遲沒有產出,在企業內部的話語權和地位勢必然不高。

如果研發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度,提高影響力也好爭取更多的關注和支援也好,是肯定會大為宣傳的。

李萬清至今沒有聽到什麼聲音,整個創新藥條線的同事們跟開了靜默模式一樣,他就知道顯然是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每週給鄭理的工作總結肯定也會寫這部分內容,但是由於創新藥沒有進展,所以在工作彙報裡最多佔據一句話。

鄭理對於創新藥的真實情況,也不是很瞭解。

他聽完李萬清的回答後說道:“創新藥確實需要比較大的投入,屬於長線投資。”

“像我當年做內啡肽,都不算是創新藥,屬於是仿製藥。”

李萬清奉承道:“內啡肽上世紀就被科學家們發現了,但是也沒有誰研究出來製造方法,更別提規模生產的辦法。”

“您的研究成果難度不在任何一款創新藥之下。”

內啡肽上市後,這款藥物的營收也好,利潤也好,不亞於任何跨國醫藥巨頭的拳頭產品。

可以說是科創生物的立身之本。

而創新藥,即便投入幾十億米元,也未必能開發出下一款類似效果的拳頭產品。

拿輝瑞製藥舉例,在西地那非出來前,它不管從營收還是利潤上,跟默沙東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而西地那非出來後,單靠這一款藥物,輝瑞很快超越了默沙東。當然這兩年默沙東又殺回來了。

但是西地那非讓輝瑞直接上升了一個檔次。

當然科創生物和輝瑞有所不同。自從腦機連線手機上市後,外界更多的把科創生物看作是多元化經營的企業,不僅僅侷限於生物醫藥領域。

鄭理理了理思路,他對於科創生物的希望就是把規模做大,提高研發能力,必要時能按照他的研發思路執行到位。

現在科創生物還屬於發展的階段,等穩定之後,鄭理打算對內部研究員進行考察,將能力上限高的留下。

......

花為的生物儲存伺服器火了之後,外界在討論,業界討論的更加熱烈。

特別是曙光、浪潮、紫光、長江儲存這幾家企業,大家都是從業公司,花為突然放衛星。

之前怎麼沒聽到什麼風聲。

長江儲存還好一點,畢竟自己的副總突然去了一家叫深藍儲存的央企任職。

他們有猜到國內的儲存行業會有什麼大動靜。

只是沒想到這個動靜有點超出他們的想象。生物儲存之前也沒聽說國內哪家研發團隊的技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