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為推出生物儲存伺服器的訊息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掀起熱議,當天晚上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

本來花為近些年由於某些不可名狀的原因,to c端業務疲軟,在社交媒體上聲量小了很多。

被制裁前年年開釋出會的花為,基本上新款手機一出,熱度出圈不在話下。

&nate20系列開始,背後浮誇的攝像頭排列也總是能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花為推出生物儲存伺服器”

“什麼是生物儲存”

“花為全新黑科技”

“生物儲存伺服器意味著什麼”

微博熱搜榜前十,有四個標題與花為在今天上午的全連線大會上釋出的新產品有關。

看著數碼圈的自媒體們紛紛出影片介紹花為的生物儲存伺服器有多牛,這讓花粉們感嘆:青春又回來了。

雖然被制裁的時間不過三年,但是花為在數碼圈沒有聲量太久了。

如果用流量明星來對比的話,蘋果一直是頂流,三星屬於出過醜聞然後過氣。

大米是最早的國內頂流,後面因為作品不行而地位搖搖欲墜。花為就屬於從p20開始,靠作品說話變成頂流,後來因為被封而銷聲匿跡。

雖然花為的產品不是面向個人消費者,但是花粉們還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2022年初發生的事情,讓廣大群眾也意識到,任何領域如果不能獨立自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花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華國科技型企業的一面旗幟,每年一千多億的研發投入擺在那。

“1000pb的生物儲存伺服器實在太厲害了,花為不愧是花為!”

“我就想知道有了生物儲存伺服器之後千度雲給的空間能不能大一點別限速了。”

“花為確實nb,國內少有有硬實力的公司”

“花為,華國驕傲!”

“這個會不會出現資料丟失現象?dna是雙鏈結構,一個鹼基錯誤會不會導致整個鏈條上的所有資料出現錯誤?”

“本來說沸騰是嘲諷,但是這次我真沸騰了,大規模落地的生物儲存技術居然是華國先實現”

“花為nb,生物儲存技術nb,這項技術什麼時候能對個人開放?我家的硬碟容量要放不下了”

“樓上的如果硬碟容量不夠,可以自己在家裡買個nas儲存伺服器先用著,幾千塊就夠了。”

“這下真是全球首發了,米猴們找不到藉口說是供應鏈技術,只是花為先發布了吧。”

花粉和米粉屬於老冤家了,常年在數碼博主的評論區鬥個不停。

“黑科技,讓我又一次認識到花為的技術實力!”

各大媒體從技術難度、應用層面、戰略意義等方面來解釋花為生物儲存伺服器的意義,把這波流量吃好,這個月的kpi不用愁了。

“如何評價花為的生物儲存伺服器?”

“只能說花為太牛了,估計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落地的技術,花為突然就掏出來了,我看相關領域的最新論文也只能做到mb級別的資料寫入,花為一下子把這個資料量級提高到了pb。

別人還在騎馬,花為已經開上太空梭了。

就我瞭解的,這個領域的研究生全部在臨時改研究課題,我朋友圈裡某個倒黴蛋就是做這方面研究的,還好才研一,改起來不麻煩。那幫快博士論文答辯的才慘。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花為的釋出會以及媒體宣傳層面沒有透露什麼關鍵資訊,我們透過產品的外形也看不出什麼。

只能說技術很牛,但是具體技術的底層邏輯現在還無從得知。

不過北冥一號外形確實很酷炫,有點未來科技的意思。

但是從生物儲存伺服器未來對計算機行業的衝擊來看,我認為會產生巨大影響。

一些很直觀的影響,像阿狸雲、鵝廠雲這些國內的公有云廠商的雲端儲存價格會往下降。

至少下浮百分之五十。

像抖音、b站、微博等內容類的網際網路廠商,運營成本會大幅度下降。他們往年成本很大一塊就是在儲存上。

由於新浪退市,位元組沒有上市,所以拿b站的財報為例,2022年在購買物業、廠房及裝置支付的現金上花銷為12億左右。其中花在儲存裝置上的現金至少佔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