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科創未來成立後,進度進展很快,vr技術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成熟了。

雖然沒有相對的標準,但是上下游供應鏈都非常成熟。

科創未來背靠科創生物、鵝廠和大米,可以說國內vr上下游的所有供應商都想上這艘巨輪。

李渺渺也算是見識到了大米對供應鏈的壓榨能力,他們屬於要把供應商壓榨到極限。

單個零部件能讓對方只賺五塊錢,大米就絕對不會讓對方賺十塊錢。

以至於李渺渺反覆問供應鏈部門的負責人:“這樣壓榨供應商,他們能保證提供最好的零部件給我們嗎?”

供應鏈的負責人直接道:“肯定不會,但是他們提供的零部件得透過我們的驗收測試,我們才會付款。”

“我們這樣開價,他們給的零部件肯定不會是最好的那一檔,只會是b或者c,這個價位拿不到a貨。”

李渺渺繼續問道:“為什麼我們不提高一些價格,拿最好的零部件給使用者最好的體驗呢?”

李渺渺對電子產品供應鏈完全不瞭解,她需要在工作中學習,她的優點在於有什麼不清楚一定會問的明明白白而不會不懂裝懂。

來自大米的供應鏈負責人回答道:“因為沒必要。”

“vr和手機類似,最好是以年為單位的迭代產品,我們沒必要用最好的零部件,做出來質量能讓使用者用上五到十年。”

“我們只需要保證質保期內能正常使用即可,用太好的零部件反而不利於企業獲取利潤。”

“控制零部件的好壞,成本控制上有盈利,使用者換機又是利潤,這樣對企業來說才利益最大化。”

大米當年搞的大米6由於質量太好,很多使用者用到今天。

李渺渺徹底明白了:“那iphone呢?”

對方回答道:“iphone和其他品牌的邏輯不同,他更像是某種意義上的電子奢侈品,該每年換新機的使用者不會因為去年的iphone還能用而不換。”

“而iphone在二手市場也是最保值的,這也就導致iphone能賣的起價,有一眾每年換機的固定使用者為iphone提供保障,所以他能用最好的零部件。”

(補充一下前面說作者是米粉的,我只用過一款大米手機給我的體驗還非常不好,我自從大學畢業後一直用的iphone,大學的時候用的最多的是魅族,總不能說我是精神米粉吧...

前不久我才買了個大米的超聲波眼鏡清洗機,兩個月不到就壞了...)

李渺渺:“好的,明白了。”

供應鏈的負責人補充道:“如果我們能保證腦機連線技術每年迭代出新功能,那麼我認為我們用最好的零部件,走蘋果的路線也是可以的。”

“我們可以透過技術更新逼迫使用者換新裝置,而不是透過老舊裝置使用體驗降低逼迫使用者換新裝置。”

轉回到九月份,獅城研發中心的研發團隊在鄭理的帶領下,對腦機連線技術進行了針對性的最佳化。

科創生物第一款專門針對腦機連線vr研發的msc晶片也已經完成設計。

腦機連線vr的樣機已經完成定型,李渺渺讓手下把樣機的產品報告和測試體驗發給她,並且針對性的做個簡短的彙報。

“技術層面鵝廠針對腦機連線vr開發的系統還在測試中,鵝廠和大米聯合技術團隊表示vr系統還需要時間完成開發。”

作業系統不是一般的麻煩,大米和鵝廠抽調了超過五千名技術人員組成專門的開發團隊。

鵝廠內部把這看成是這五年最重要的任務,能支撐起公司未來十年的發展。

但是由於涉及到需要遠端和獅城的研發團隊對接,腦機連線能實現的功能,需要明確腦機連線vr的需求,到九月份只有一個大概的雛形。

這個時間進度已經比預期要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