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一直對散戶不太友好,賬戶上要有五十萬以上的資金才能參與到科創板的交易中來。

T+2的交易機制更是讓你買到暴雷股想跑都來不及。

再加上科創板很多企業是虧損狀態,散戶很難能從專業的角度判斷這家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因此一直以來散戶對科創板交易的參與熱情不高。

但是這次科創生物還沒走到上市,甚至都還沒走到發行上市那一步就引起了股民們的熱烈討論。

主要是因為科創生物的產品都是帶有壟斷性質的產品,科技含量十足。

當其他公司的腦機連線技術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科創生物的腦機連線已經大規模商用了。

內啡肽在疫情流行期間各國的大批次採購和新聞報道,為其做了最好的廣告。

更別提楓葉國和阿美利肯部分州的騷操作,免費為癮君子們提供內啡肽戒掉嗎啡類成癮性物質。

這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款能顯著降低對嗎啡類藥物成癮性的物質。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科創生物招股說明書裡寫的上市價格在1018.23元每股。

科創板中新股,中一簽是500股,中籤就是五十萬,按照慣例上市至少都是百分之三十的漲幅。

而像國盾量子號稱量子通訊第一股,去年在科創板上市的時候最大漲幅高達1000%,翻了十倍。

科創生物作為腦機連線第一股,翻個五倍不過分吧?如果按翻五倍計算,中一簽淨賺250萬,差不多二線城市一套房了。

股民們對科創生物的熱情簡直不要太高。

不光是散戶,機構也很熱情。

今年從上市以來,科創生物共計接待了超過兩百家的機構調研。

特別在申海證券交易所審批透過後,有大約一百五十家機構是在這短短兩週時間裡進行調研的。

李渺渺意識到自己即將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是在機構密集調研期間。

機構們的調研能力非常強,盈利能力、研發投入、研發能力這些都屬於基本研究,企業高層關係、管理層是否穩定、背後股東鬥爭激烈與否,這屬於進階內容。

企業實際控制人的人物畫像、性格特質和風險偏好甚至是興趣愛好都給你研究的清清楚楚。

李渺渺在科創生物相當於三號人物,僅次於鄭理和程鋼。

但是機構都清楚,李渺渺是鄭理在科創生物內最信任的人,是他從江城大學帶到科創生物,並且一手把其提拔為副總經理。

明面上屬於三號人物,但是權力並不亞於程鋼,甚至在某種程度,李渺渺的話語權比程鋼更大。

並且程鋼知道自己只是科創生物的職業經理人,相比鄭理這位絕對控制人來說沒有啥權力,因此他也不會去跟李渺渺權力鬥爭。

科創生物上市前夕,外部機構調研,基本上李渺渺都有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