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計算生物學(第2/2頁)
章節報錯
......
之所以李序林會給鄭理出一個明顯超出對一般實習生水平的考驗,是因為他在去詢問自己數院的老友劉桂時,劉桂給的評價非常之高:
“鄭理?我們數院大一的天才,數學分析的期中考試我們把題目設定的已經非常難了,他都能考滿分。”
“這不僅是對數學分析掌握的很到位,更重要的是嗅覺,這種嗅覺是需要無數次的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的。”
“普通人上萬次的做題也無法培養出來,有的人需要成千上萬次的做題能訓練出來,而有的天才與生俱來。”
“後來我們在代數期中考試的最後一道大題上再次提高了難度,對方依然做對了。”
“江城大學數院這麼有天賦的本科生還得追溯到二十年前的魏軍城。”
李序林心中凜然,對鄭理提高了期待,要知道魏軍城在上一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過45分鐘報告的人。
江城大學出身的數學家只有兩位有幸在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主會場做過報告,魏軍城正是其中之一。
一週後,鄭理兩手空空的走進李序林的辦公室,“李教授,您好!”
本來李渺渺是不想讓她爸直接給鄭理面試的,但李序林執意要親自見見鄭理。
鄭理給他的第一印象還不錯,長相比他年輕時還要帥上一些,不管是走路的姿勢還是坐姿都很標準,身材出奇的壯碩。
只是氣質有些奇怪,李序林很喜歡看人的眼睛來對對方進行判斷,他從鄭理的眼神中感受出來的是超脫。
他感覺鄭理雖然人在這裡,但是他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自成氣場。
李序林:“鄭同學你好,既然你想來我們生物學院的醫用高分子材料實驗室實習,應該對我們有一定的瞭解。”
“請你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然後講講你對計算生物學的瞭解。”
“我聽說你對計算生物學比較感興趣,這也是近些年來的前沿方向,之前你們院有人就去了UCSB讀計算生物學的博士。”
鄭理直視對方的眼睛:
“李教授,我是數學學院基地班大一的新生,現在大一上學期,基礎數學方向大學階段的專業課都已經學習完成。”
“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對生物學很感興趣,我之所以想選擇計算生物,是因為計算生物能夠比較好的跟我本科所學相結合。”
“不管是R語言還是python語言,我都有很好的掌握,計算機方向的資料結構和演算法也有大致的掌握。”
“個人對計算生物的認識,是透過數學模型和定量分析來對生物學的問題進行分析。”
“物理最早的時候實驗和理論是物理研究的一體兩面,後面量子力學誕生後,很多現象無法透過實驗觀測到,只能從理論層面論證它的存在。”
“比如暗物質,人類可以證明它的存在,卻無法觀測到它,就更別提捕捉暗物質了。”
“而生物學一直被實驗所困擾,你必須要透過實驗結果來論證理論的正確性,計算生物學正是生物學家們希望能打破這樣的困境所發展出來的方向。”
“透過數學模型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來解決生物問題。”